|
【摘要】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病灶处施以壮医经筋于法,并配合针刺拔罐方法。结果临床72例患者,痊愈42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结论:壮医经筋疗法对颈肩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壮医经筋疗法,颈肩综合征,临床观察 颈肩综合征指颈部、肩部以及臂肘的肌筋并联发生酸软、痹痛、乏力感及功能障碍的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是临床上常见病、难治病之一。笔者运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 72例患者均来源于门诊,年龄35 -55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48例,病程3个月一4年;初诊以颈部、肩部症状轻重交替,伴臂肘酸胀等典型表现者15例;初因肩周炎就诊,经治疗肩部症状减轻,颈部症状突显后方确诊为颈肩综合征者45例;以颈部症状为主,伴有肩关节活动障碍及手臂酸麻胀感者12例。X线平片或CT检查提示须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33例、椎间隙变窄41例、椎体或附件不同程度骨质增生52例;本组病例的纳入均以颈项肩臂部僵硬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等症状和体征为主,参照x线片检查结果确立诊断。2治疗方法2. 1手法2.1.1查灶 患者坐位,先于颈、肩、臂、肘寻找筋结病灶,以灶为腧,常见的病灶好发点:颈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后侧、肩胛提肌起始段( C2一C4横突)、肩胛内上角、冈上肌、冈下肌、肱三头肌长、短头点、肩点、肱骨大小结节点、肱骨粗隆点、喙突、肘三点(肘中、肘内侧及肘外侧肌筋附着点)及桡背列缺俞穴点等。2. 1. 2解结 在病灶分别施以解结、解锁的理筋手法,全面松解筋结的紧张状态。(1)在颈后侧斜方肌运用拇指和食指、中指进行揉捏、拿捏手法,由轻而重,连续操作2-5分钟;(2)在肩部斜方肌、三角肌用小鱼际滚揉法,动作要求连续而均匀,力度深透到肌肉层,时间2一5分钟;(3)用小鱼际沿脊柱两侧的肩脚间区由上到下推3一5次,以患者觉温热为度;(4)掌跟按揉冈上肌、冈下肌,时间2 -5分钟。(5)充分放松局部肌肉后,针对经筋结灶,做分筋理筋施治,对局限性结灶,运用双手的“指合力”,以两拇指首先施以平衡性的揉拨,继而以与筋走向垂直的力量进行按揉弹拨,将经筋结灶松解。要求部位准确,由浅而深的逐层将结灶解除。2. 1. 3消灶 沿颈胸背三角分力线和肩关节集合力线用拇指施以按揉推结合的理筋手法,对于肩胛骨内侧,颈肩线(主要肌筋为斜方肌),背肩线(来源于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对病灶结点用拇指指尖着于施治部位,运用指合力、腕力根据部位分别施以切压、切拨、切弹或切揉等适量的施治,对胸肩线(主要肌筋为胸大肌、胸小肌和喙肱肌组成)以点按、指揉等接触面积较小的手法为主。最后以空掌拍打结束。 有颈椎或胸椎棘突旁明显压痛者配合手法复位。颈椎复位采用椎旁定点小角度旋转复位法,胸椎复位用膝顶复位法;肩关节配合摇法、拔伸法治疗。2. 2针刺 病灶局部常现消毒后,用28号1. 5寸毫针快速刺入,待患处出现酸麻胀痛感即可出针,每个病灶刺3一5针。如有关节麻痹不仁症状,则采用“燔针劫刺”针法(即火针)治疗:局部常现消毒后,术者持特制火针,将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至发白,迅速刺入肿部位的病灶点,疾进疾出,每个病灶刺3一5针。2. 3 拔罐用合适型号的玻璃罐,在病灶点及相关经筋部位拔罐,留罐l0min 。2. 4 疗程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3治疗效果3. 1疗效标准 痊愈:颈、肩胛及后背部疼痛、僵硬感等症状消失,颈部和肩部均活动自如。好转:颈、肩胛及后背部疼痛症状消失,可有肩背部酸重感,颈部和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无效:颈、肩脚、后背部疼痛及颈肩部活动受限、手臂酸胀麻木等症状无明显改善。3. 2治疗结果 72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42例,占58. 3%;好转26例,占36. 1%;无效4例,占5% o总有效率94.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