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7例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27例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56%,治愈率为55. 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愈率为25. 9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患侧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关键词】埋线疗法 顽固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常将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面瘫称为顽固性面瘫,其病程长,治疗难度较大。是临床顽症之一。笔者在2006年4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5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54例均来自康复科,按患者就诊顺序以抽签法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每组2'例。其中治疗组2'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30 ~72岁,平均(15士2. 33)岁。对照组2'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30一68岁,平均(16士3. 01)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后仍留有后遗症,如眼睑下垂,口角歪斜,面部肌肉萎缩等。1.3排除标准 (1)中枢性面瘫:仅口角歪斜歪斜,无闭眼不全,无额纹消失症状,常伴有半身不遂,偏身感觉异常等全身症状,头颅CT显示异常。 (2)非顽固性面瘫:面瘫经系统治疗,3个月内症状基本消失。2治疗方法2.1观察组 采用穴位埋线治疗。 取穴:阳白、印堂、攒竹、丝竹空、太阳、迎香、颧髎、下关、地仓、人中、颊车、承浆。 操作:将选定的穴位用甲紫作以标记,按照常规皮肤消毒后,术者戴手套、铺洞巾,镊取1段1~ 2cm的己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埋线针管前端,然后接针芯,左手固定穴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贴敷。每20天埋线1次,1次为1疗程,3疗程后统计疗效。2.2对照组 采用电针刺加温和灸治疗 取穴:阳白、印堂、攒竹、丝竹空、太阳、迎香、颧髎、下关、地仓、人中、颊车、承浆。 操作: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将毫针刺入相应穴位到一定深度,加电,取低频疏密波,以患者耐受为度,30min后将针取出。点燃艾条,在相应穴位施以温和灸,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天1次,30d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3疗效观察3. 1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 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面肌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无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无变化。3. 2治疗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55.56%,对照组为25. 92%, 2组总有效率比较,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