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反复发作的一种一侧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常有季节性,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一种影响到5-HT,颅血循环和感觉性三叉-血管系统而伴有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和头痛的中枢神经系统发作性紊乱性疾病,有遗传倾向,遗传形式不定。首次发病年龄多在儿童和青年期发病,女性多于男性,有约10%的患者发作前20~30分钟可出现视觉症状“城堡样光谱”。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近年来我科采用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取得了满意疗效。 患者均为门诊病人,诊断标准参考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第五版)并排除其它疾病(如颈源性头痛、紧张性头痛、颅内疾病等)。患者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53岁 ,首次发病者89例,复发者111例。 治疗方法 : 用具:圆型磁珠、方型小麝香膏(0.5cm×0.5cm)。取耳穴主穴:神门、皮质下、内分泌、心、肾、耳尖。配穴:前额痛加胃、额;偏头痛加胆、颞;后头痛加膀胱、枕;头顶痛,加肝、顶。血瘀加耳中;热症加耳尖放血;神经衰弱加垂前。操作:耳廓皮肤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找准上述穴位,将磁珠对准固定,用手按压并稍加用力按摩片刻,按摩时手法要适中,使患者感到胀、微痛、热或微出汗为好。贴耳穴后,嘱患者每日按摩耳穴6次,每次每穴18次,每次使耳廓胀、痛、热感为宜。 疗效评判:缓解:疼痛完全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者;显效:疼痛完全消失,随访不足半年或者半年以内复发者;有效:疼痛减轻能忍受者,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经治疗,110例患者中,缓解66例,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 28岁,银行职员,患者右侧头部搏动性疼痛2天,伴恶心、呕吐、畏光。每月发作1~2次,已11年病史,头颅CT及颈椎X片未发现异常,经颅脑彩色多普勒检查,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曾反复服用中药、西药(先后用麦角胺、西比灵、心得安、卡马西平)仅暂时止痛,时有频繁发作。经介绍前来我科求治,用磁珠贴压耳穴治疗,取颞、神门、内分泌、交感、皮质下、心肾,按压后10分钟,疼痛停止,共行耳压治疗二个疗程(隔3天换贴一次,共14天)痊愈,半年、一年后回访未再复发。 祖国医学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精辟地论述了耳郭与全身各器官的密切联系。它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听觉器官,而是一个小整体,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郭上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分布,脊神经颈2、颈3的分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三叉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以及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纤维部分布在耳郭上,并互相交织成丛。尤其是在耳郭、三角窝处分布尤为丰富,通过这些神经与机体各部发生联系。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耳穴,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改善机体各器官的功能状态,故可达到临床治疗作用。取穴颞、神门、内分泌、交感、皮质下、心、肾,以调阴阳和气血、疏经通脉止痛。神门安神止痛;内分泌、皮质下可消除大脑皮层中的痛性病灶,改善内分泌功能;交感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而止血管性头痛;心、肾可调节阴阳而止神经性头痛。上述7穴相配,巧妙合理,故临床疗效满意。 磁石是一种特殊材料,贴压于耳穴上,既可刺激耳穴,激发经气,又可对穴位进行磁疗,以达调和阴阳之效。麝香有开窍通络止痛的作用,贴敷耳穴,能增强经络传感,促进气血流畅,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和血、通则不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