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立竿见影的头痛 失眠奇穴:
拇指背面末节中央 。 毫针垂直刺入 , 刺入深度为 1cm 左右 , 留针 30 分钟 . 每日一次 。连用 1-6 次 . 该头痛奇穴 , 对枕大神经痛 , 紧张性偏头痛有奇效 , 对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部昏胀痛也有良效 , 对安神治失眠及晕厥有奇效 , 应用 该穴 治疗 顽固性失眠基本都能让 患者当天得到有效有睡眠 。 总之该穴有安神定痛 , 开窍醒神的效果显著 。
2、治疗恶梦多梦----甲后穴
定位:位于大趾背侧,趾甲弧影中点。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和足背神经和足背内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卒中、疝气、久年胸痛。
刺法:针0.1寸,局部痛胀感。
按注:本穴治疗多梦,尤对恶梦更有效。笔者已查过的大量针灸资料没发现此穴能治了多梦、恶梦,我已治愈了7例,有兴趣的朋友值得一试。
闲在居士注:隐白、大敦皆主治梦魇,《腧穴学》可查验,请朋友们参用。
3、太阳灸妙治顽疾
宋代有个姓顿当保义郎的小官,得了虚寒症2年,病得很厉害,到了骨瘦如柴的地步。有一天,他正在家用艾灸灼(直接灸),一个叫赵三翁的人来访,问其病因,顿就把自己的病情如实相告了,赵三翁听后叫顿将正在灸灼的艾柱全部撤下来。当时正值盛夏,让仆人打开三扇天窗,让日光直接透入厅堂内,然后让顿仰卧在床铺上,在他的肚子上铺了满满的经过搓揉的艾绒,约有十多斤,然后乘日光灸了一段时间,晒到热穿透了肚腹部,几乎难以忍受了,一会儿,顿的肚子里边像雷鸣一般响并且泄泻臭秽,嘴巴鼻子里边有浓浓的艾草气味,才把肚子上的艾拿掉。第二天重复做,一个月后,疾病好得差不多了,仍然让他坚持连续做了120天,从此,不但陈年旧病完全彻底根除,而且强壮健康得像年轻时一样!赵三翁说:“这是孙真人的秘诀,世人只知道灸灼,却不知道艾灸时穴位不准会影响疗效,白白受罪,甚者浪费人力物力。太阳是真火,当艾盖满肚子,太阳慢慢照射,借助太阳和艾的双重阳气,渗入腹部的功力极大,每年的五六七月做这样的日光灸最好,天灸配合药灸,人灸合一了!呵呵!如果在秋冬季节,就在铺满艾绒的肚子上蒙一层棉布,上放炭火熨斗,慢慢熨,能闻到艾的气味为好,很有些原来艾如此简单-让艾灸不再烟熏火燎的味道。这样的效果会比盛夏直接的日光灸差些。
3、四针除眼花
我的朋友小军一日问我:眼花能治吗?我说谁眼花?他说他眼花以一年多了,我说能调,并和他讲了眼花的原理乃肝肾精气不足所至,于是他非常信服的让我针灸。
取穴:命门,筋缩,双肝俞 。
针法:泄命门,平补平泄筋缩 肝俞。
原理:眼花乃阴虚阳实虚热之病,故肝血不足。此乃阴病,阴者调阳,故泄命门虚火以济肾阴,疏通肝俞 筋缩之气血,眼花针出而愈。
当然重症患者需在针一两次而愈。但不要连续针刺,隔一天为好,以便给患者自身调理留一个空间,一般情况下轻者立愈。
4、治疗牙痛的秘穴
这个穴位没名,但出自《针灸大成》。只需要这一个穴位,1分钟治疗牙痛奇迹。
位置:足内踝高点
治疗方法:平卧位,斜刺进针0.3----0.5寸.进针后强刺激,使针感象上传导。左边的牙痛取右边的穴位,交叉取穴。
治疗牙痛,确实一次见效。对牙龈肿痛溃疡着也有一定的帮助恢复作用!
5、治疗网球肘真正神效的八字疗法
网球肘,又叫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表现除肱骨外上髁局限性疼痛外,酸痛可放射到前臂或腕部,上臂,病程长重者可有握力减弱,前臂无力感。尽管表现以前臂为主,其实病变部位在上臂下端的肱骨外上髁,因其是前臂伸肌腱起点,故多影响前臂功能!
按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遵八字疗法取穴原则,可在股骨外下端,大腿外下方,病人仰卧位腿伸直,髌上缘外侧下压,股四头肌肌腱附着处找到压痛点,于此处下针,奇迹马上出现!无论病人症状有多严重,令其活动伸屈肘部,试抓提拎重物,一点不适感觉也没有了,跟正常完全一样了!呵呵,你就在一边看着病人瞪大了既惊奇又崇拜的眼睛看着你体会做神医的感觉吧!
补充一点,若病变范围稍大,在反应点外侧一条线上大约大腿外侧中线上还会有压痛点,同刺效果更好!
看网上各中医针灸论坛多有讨论治疗网球肘帖子,一间穴,阴陵泉,犊鼻,灵骨,阳陵泉,反阿是穴等等,这些疗法虽称神效或一次治愈,临床用来或效或不效,或疗效不持久,或无大效 ,我所用过惟有八字疗法一针见效治愈!
八字疗法有种种神效不可思议之处,值得大家不断探索思考,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提高!愿有越来越多的医生临床应用八字疗法造福广大患者!
6、慢性荨麻疹持续性瘙痒10余年,阳陵…
患慢性荨麻疹10余年,持续性瘙痒,尤其是夜晚瘙痒剧烈,尤其是双侧大腿内侧,皮疹色红,风团很多,大小不一。由于持续性瘙痒,经常彻夜难眠。每周7天,每天24时持续性瘙痒,从未间断。西医止痒药根本不起效,无奈西医GP只能给他安眠药。西医是无法治疗这种的疾病了。
对于这种慢性荨麻疹采用针灸治疗。针灸常规疗法是用曲池、血海、三阴交止痒。但在临床上,对于一些严重瘙痒症往往并没有疗效。
于是,试着在阳陵泉上针了一针,行针得气,气感超过踝关节。再针太冲、三阴交、太溪等等穴,并同时配了七剂六味地黄汤加减的中药。一周后,病人复诊,诉:自从上次针灸后,瘙痒未曾再出现。连续六周,病人均未曾出现任何瘙痒。六周后,病人自己要求中止治疗。半年后,患者主动打电话给我说,如果有记者想证实这一事情,请通知我。自从接受了针灸治疗后,她再也没有出现瘙痒和风团了。可见疗效一直稳定。 这种症状容易复发。所以用龟鹤针法人效果更好。
7、特效治疗膝痛
临床常用灵骨大白合肩中治疗膝痛,针入痛止,没有一例不大见奇效的,何不试试?
本人认为要针健侧的骨灵、大白和肩中,肩中穴针尖向膝盖。
其实针对侧内关合小肠的合穴效果也非常棒,下针后一定要活动患肢关节。
首先中医没有骨刺之说,再者“削骨针法”疗效欠佳。若笔者治疗沙先生的病例,当首选风府,后点三金,余治疗同上。并在局部施以火针疗法,其效必彰。
三金的放血宜一周2次为佳。
膝关节疼痛一针疗法总结
膝关节疼痛为针灸临床所常见。膝关节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髌骨软化症、半月板损伤、脂肪垫劳损、其它膝关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等等为常见病因。患者膝关节或红肿、或疼痛、或有功能障碍,不一而足---针灸治疗此疾有大优势。其中,一针疗法具有取穴精少、见效迅捷、安全可靠、易于操作之优点!
现将膝关节痛一针疗法的选穴总结如下,以飨针友,并请专家指正。
1.痛在内侧特别是疼痛靠近阴陵泉附近,选穴取尺泽(对侧)或隐白(患侧)。
2.痛在内侧特别是疼痛靠近曲泉穴附近,选穴取内关(对侧)。
3.痛在外侧特别是疼痛靠近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选穴取曲池(对侧)或大巨(患侧)。
4.痛既在内侧又在外侧,而非全膝者,选穴取手逆注(肘关节与腕关节连线之中点)+曲池。
5.风湿性膝关节痛选膏肓俞灸之。
6.膝痛不可屈伸,有功能障碍,选穴取大杼。
7 .髌骨软化症所致膝痛,选穴取阳陵泉透阴陵泉。
8.膝上一点痛,用彭静山之法,取皮内针一枚埋之。方法:患者裸露膝关节上缘,再上2寸这一部分,曲膝以手抱膝使皮肤绷紧,用手指普遍按压,找出最痛点,埋皮内针一只,大多当时可止痛。
9.委中穴刺络拔罐法。
10.膝关节之关节鼠(关节内的软骨游离体)所致疼痛选穴取手三里。
11.以上九法在辩经取穴之前,宜让患者裸露双膝,医者细观之。局部若有青筋暴露、清晰可辨之浮络,此时用刺经之法难有效用,可用细三棱针点刺浮络,血变而止。
8、天麻填肚脐,乳腺不增生
药物: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9、针刺齦交穴治疗小便频繁
上嘴唇中间有一条细筋,靠近顶端应该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白点,用消毒针挑破这个白点。就行了。
解释如下:
这个米粒白点的位置就是龈交穴,是督脉的终点,为任,督,足阳明胃经的交汇点。是任脉的盖头。龈交鼓起突出,就是盖头揭开了,膀胱的开关海底会阴穴之上的曲骨穴(女叫赤女亦曰玉女穴,男叫铜壶滴漏穴)就会漏水啦。
10、梅核气穴---慢性咽炎一次即愈
梅核气,就是西医里面的臆核症、慢性咽炎之咽堵症
梅核气穴是中医经验穴,临床专治梅核气的梅核气穴,手掌劳宫穴稍下,掌面食指中指缝后一寸。
主舒肝理气、利咽、镇静安神,为梅核气经验穴,多数患者针后一次即愈,取穴宜男左女右。
11、李太溪针灸绝技针刺二穴搞定三叉神…
针法:患者仰卧位。用手指按压疼痛面部对侧足三里,寻找阳性反应点。一般可发现在足三里标准定位旁开0.5~1寸处有明显压痛点。皮肤常规消毒,针具采用华佗牌针灸针0. 25mm×40mm毫针,快速进针30mm,进针后行大幅度提插法,患者酸胀感强烈为度。随后取0.25×25mm毫针,针刺同侧承泣,进针深度约20mm,做轻微捻转手法5次,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一周五次,五次为1疗程。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慎风寒,情志刺激等。
建议:
第一,建议取远端穴位,特别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尽量避免面部局部反复强刺激。
第二,发病时治疗,不发病时尽量不要刻意去治疗,减少其刺激。
第三,治疗中手法一定要到位,手法是治疗的关键。尽可能做到一次针刺就能够解除疼痛。
第四,一般建议治疗1至3次,无效则改用其他方法,不要长时间针刺面部穴位。
12、治鼻炎有奇穴
位置:手背无名指掌指关节最高点。
针法:针刺或用按摩棒点压。
适应症:各种鼻炎,特别是鼻塞有立杆见影之效.这是本人应有多年的经验穴。
13、独穴疗法治疗呃逆35例
选穴:独取耳穴的耳中穴。定位:位于耳轮脚处。方法:嘱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气,医者可以就地取材用按摩棒、笔杆、筷子、棉签或拇指指腹等点揉患者耳中穴,以感觉疼痛、患者能忍受为度。仅取一侧耳中穴,多数患者立即见效,在1min之内呃逆停止。小孩、老年人、体质虚弱及对疼痛敏感者宜轻,孕妇忌用。
治疗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治疗,本组1min内32例痊愈;2例呃逆停止后复发,再次点揉耳中穴而愈。1例呃逆减轻,呃声变小、发作间隔延长、改点揉天突穴、膻中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翳风穴、拿腹直肌、按揉腹部、摩腹而愈。总有效率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