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3-20 15:53 编辑
中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中风患者肢体瘫痪过程中,几乎都会出现瘫痪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自然恢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一阶段性现象,此为中枢性肢体瘫痪的特征之一。临床上典型表现为上肢屈曲及内旋,下肢呈伸展的状态,行走呈现划圈步态,这就是 Mann -Wernicke 姿态。因此如何能尽早解决痉挛问题,促进分离运动,打破异常的运动模式,成为现代康复医学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依据传统经筋理论,通过针刺与药物相结合,通过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对中风痉挛性瘫痪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来源于医院门诊针灸室及神经科病房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年龄最小 35 岁,最大 70 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半年。其中脑梗塞 38 例,脑出血 22 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5 年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临床诊断为脑梗塞或者脑出血者。并经脑 CT 或者 MRI 确诊者。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 199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主要症状有神识昏蒙、偏瘫、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 次要症状主要有眩晕、头痛、饮水呛咳、瞳神变化、目偏不瞬、共济失调。发病方式为起病急,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的症状。发病的年龄多在 35 岁以上。 结合起病、年龄、先兆症状、诱因,具备两个以上主要症状,或者一个主要症状两个次要症状,即可确诊。不具上述条件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也可以确诊。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第一次发病年龄 35 ~70 岁。③表现一侧肢体瘫痪,呈痉挛性肌张力亢进、腱反射亢进,引出或不引出病理反射。④近期未服用过镇静药及肌肉松弛药物。⑤意识清楚,病情稳定,能配合治疗。⑥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对维生素 B12过敏者,痛风患者。③影响感觉、运动及认知的疾病,如骨折、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关节病等。④双侧病变的患者。⑤脑梗塞或脑出血术后者。⑥肢体平衡障碍者。⑦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病或有脑病倾向者。⑧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或无法判断疗效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治疗方法:①针刺: 主穴: 尺泽、曲泽、鱼际、大陵、通里、血海、照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配穴: 风痰阻络取双侧丰隆、足三里、风池、外关、阴陵泉; 肝阳上亢取双侧肝俞、百会、太冲、行间、肾俞; 气虚血瘀取双侧足三里、合谷; 阴虚风动取双侧肾俞、太冲、绝骨、风池、肝俞。 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取主穴,选用1. 5 寸不锈钢毫针,大陵穴稍向尺侧方向直刺 1 寸左右,刺入指深屈肌腱中( 手厥阴经筋) ; 鱼际穴直刺 1寸左右,刺入拇短屈肌腱中( 手太阴经筋) ; 通里穴向尺侧斜刺,针刺深度 0. 5 寸左右,刺入到尺侧腕屈肌( 手少阴经筋) ; 曲泽穴向桡侧斜刺 0. 5 寸左右,刺入肱二头肌腱中( 手厥阴经筋) ; 尺泽穴向尺侧斜刺 0. 5寸左右,刺入肱二头肌腱中( 手厥阴经筋); 阴陵泉穴向内上方向斜刺 1. 2 寸,刺入缝匠肌、半腱肌、半膜肌的肌腱( 足太阴经筋) ; 血海穴向髌骨方向斜刺 1. 2寸,刺入大收肌肌腱( 足厥阴经筋) ; 三阴交穴向胫骨内侧面后缘进针 1 寸,刺人胫骨后肌( 足太阴经筋) ;照海穴向内踝方向斜刺 0. 5 寸,刺入胫后肌肌腱( 足少阴经经筋) ; 太溪穴向胫骨方向斜刺 0. 5 寸,刺入胫后肌肌腱( 足少阴经经筋) 。得气后施捻转泻法,持续捻转 2 min,休息 10 min,重复 2 次后起针。配穴取常规刺法。 穴位注射穴位: 同上主穴,每次选取 3 ~4 个穴位,交替使用。穴注操作: 在针刺结束后,选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根据部位选取 1 mL、5 m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维生素 B12注射液,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直刺约 1寸,鱼际、尺泽、曲泽直刺约 0. 5 寸,大陵、照海、通里直刺约 0. 3 寸。每个穴位将针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推进,待出现酸麻胀重感时,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注入。每穴注入 0. 3 ~0. 5 mL。出针后以干棉球按压片刻,防止药液流失和渗血,每日 1 次。 痉挛性瘫痪临床上常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属于祖国医学上“经筋”病的范畴。《素问·调经论篇》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病在筋,调之筋,病在分肉,调之分肉。”经筋本身没有腧穴,不同于经脉,因此治筋肉病,应该以痛为腧。治病求之于本,调节经脉,取经脉的腧穴; 经筋是筋脉的外连,在经脉气血的营养和经脉的调节下活动。经筋有病,应取其本,调节经脉,取其经腧,因此采用经筋刺法治疗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痉挛状态的患者主要是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增高,导致病理性牵张反射的亢进。经筋刺法能够有效抑制脊髓前角细胞,使其兴奋性降低,能够较好地调整病理性神经活动。经筋刺法选取的部位都在肌肉两端腱梭附近,现代研究推测,当针刺这些部位时,腱梭兴奋性增强,可以使得 Ib 纤维冲动发放增加,中间神经元受到抑制,前角 A 细胞的 A 纤维的冲动就会减少,使得牵张反射减弱,机体的肌张力降低,痉挛状态得到缓解。通过大脑的可塑性机制( 大脑皮层的代偿性功能) 进行重组,通过针刺刺激,可以增加坏死边缘区的突触数目,从而增加神经的传导,残存的神经元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新的功能系统得以重建。 穴位注射是经穴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它能够显著地加强药物的效应,通过经络这个载体,可以把药物运送到相应部位或区域,发挥出经穴和药物的双重作用。通过双层的作用使药效得到加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而且药效的发生与发展有经络功能的参与和协同,遵循经穴 - 脏腑相关原理,有一定的循经性。有人将穴位注射的疗效过程分为“三重效应”,即即时效应、慢效应、后作用。即时效应是指药物注射当时或数分钟之内发生的治疗效应,这个过程是一个综合效应,包括注射针头的刺激和药液容积的机械性作用,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外周性神经血管网激发。慢效应一般是在治疗后数小时至一日内出现,与药物在穴区内进行生物化学作用有关; 在前面两个治疗效应基础上,调动和恢复患者自身的调节功能而实现的是指后作用。穴位注射初期为机械刺激效应 ,到中期为药物化学效应,后期的为后作用效应,集中了经穴与药物的综合作用。 维生素 B12是营养神经的药物,通过其药理作用修复大脑功能,营养肌肉神经,同时可以不断强化穴位功能,加速血流速度,可以反射性地兴奋大脑皮层,提高脑细胞活力,促进病灶的吸收,加强未受损细胞的代偿能力,使受损及凋亡细胞得到复苏,大大地提高了显效率。它能够使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激活,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改善脑部的微循环,使脑的功能得到代偿性修复; 可以增强肌肉的功能、纠正异常姿态,改善运动功能。同时在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血症形成过程中,体内的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和叶酸的缺乏都是导致血浆 Hcy 浓度升高的直接因素。叶酸与维生素 B12缺乏与脑梗塞的形成有相关性,从而推论体内维生素 B12和叶酸浓度降低可能是导致脑梗塞形成的间接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