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夕瑶 于 2015-3-23 15:58 编辑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关节肿痛,关节畸形,肾脏病变及形成尿酸结石、痛风结石等。急性期临床以关节红肿热痛发作及尿、血尿酸增高为主要表现。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寿命的延长,痛风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预计在今后10年内,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代谢性疾病。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炎、排尿酸、抑制尿酸合成等药物治疗,长期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笔者采用改良火针治疗本病,疗效可靠持久,无不良反应。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痛风患者年龄(56.10±9.21)岁;病程2个月至12年,平均(5.82±4.31)年。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痛风》有关诊断标准制定: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并在1d内达到高峰;②急性炎症局限于个别关节;③整个关节呈暗红色;④第1跖趾关节肿痛;⑤单侧跗关节急性炎症;⑥有可疑或证实的痛风结节;⑦高尿酸血症;⑧非对称性关节肿胀;⑨发作可自行终止。以上各项具备6项者即可确诊。(2)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关节急性疼痛发作;③血尿酸高于400μmol/L;④无血白细胞计数低下及肝肾功能异常。(3)排除标准:①类风湿性关节炎;②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晚期关节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力者;⑤未能按照治疗方案要求完成治疗者。 治疗方法:()选穴。主穴取阿是穴(关节肿痛或络脉暴露最明显处)。随证取穴:湿热蕴结加内庭、地机、太白;瘀热阻滞加行间、血海、三阴交;痰浊阻滞加丰隆、阴陵泉、足三里。(2)改良火针疗法所用的定制改良火针为不锈钢材质,结构包括针芒、针体、针根、针柄四部分,针芒和针体类似于麦芒型,针体与针柄的构成类似于哑铃,针根相当于哑铃柄(如图1);针芒直径0.5mm,长度3mm;针体直径2mm,长度2mm,呈椭圆形,可起到烙剌或疤痕灸的作用;针根直径1.5mm,长度2mm,主要起隔热作用;针柄直径3mm,长度50mm,可用隔热胶布缠绕,为手持部分。(3)操作方法:点剌前,向患者作相应的解释,消除其恐惧心理;选择所刺部位,体位固定,充分暴露患处,常规消毒后予火针治疗。针剌时,将火针的针芒和针体部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发白,然后快速点剌穴位。关节局部肿胀明显者,可在患部散刺2-3针,加快炎性渗出物的排出;如患处有充盈、青紫的络脉,则直接点刺络脉至出血,每次治疗总出血量控制在30-50ml之间。治疗后,嘱患者1d内患处禁水,避免局部污染,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每2日1次,治疗2次为1个疗程。(4)药物治疗:采用秋水仙碱口服,首次剂量1.0mg,其后0.5mg/h;第2日0.5mg/次,2次/d;10d为1疗程。(5)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改良火针治疗;对照组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10d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两组均要求禁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等)和酒类饮料,避免紧张、劳累、受寒等诱发因素。治疗前后均予疼痛评分和血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尿酸测定。 疗效标准 :(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A8B拟订。临床治愈:关节肿痛消失,活动正常,血尿酸指标正常。显效: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功能基本恢复,血尿酸值明显降低。有效:关节肿痛有所缓解,关节功能为原功能的1/3以上,血尿酸值有一定程度降低。无效:各方面情况无变化或加重。(2)疼痛积分评定:采用国际通用的Mcgill简化量表中的VAS评分(0-10分)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评定其疼痛减轻的程度。vas评分即为1条10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患者在其中标出疼痛程度。每1cm代表疼痛评分中的1个分值。0分为无任何疼痛感觉;1-3分为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7-10分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3)血尿酸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尿酸的检测,采用磷钨酸法。 经治疗,40例患者中,治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0%。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尿酸排泄下降和(或)嘌呤代谢障碍,导致血尿酸浓度过高而沉积于人体四肢关节引发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炎症。西医目前治疗本病仍以秋水仙碱为首选,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以瘀热阻滞、痰浊积滞、湿热蕴结为基本特征。其发生以热毒、湿浊、痰凝、血瘀为因,病机为湿邪蕴久化热生痰,痰凝瘀滞经脉,久蕴不解,酿生浊毒。湿热、痰瘀、浊毒流注经络骨节,闭阻经络,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致肢体关节疼痛、红肿、灼热。甚则痰瘀浊毒附骨,痰瘀胶固,变生痛风结节,致关节僵肿畸形;久之,痰浊瘀腐则溃流脂浊,形成肝肾阴亏之证。治疗上应以“泄浊祛邪、泻热化瘀”为主,并且要审证权变、标本同治。 火针古称燔针、 刺、烧针等,是将特制针具用火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传统火针疗法具有借火助阳,温通经络;开门去邪,散寒除湿;以热引热,行气散毒等多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