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别通”理论最早见于《五脏穿凿论》,称之为“五脏别通”。明代李挺在其所著之《医学入门·脏腑相通篇》中进一步诠释了该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清,唐宗海之《医经精义》亦有上述记载,称为“脏腑通治”,并做了详细解释。近代董氏奇穴传人杨维杰先生根据其师傅董景昌先生所传,结合临床,根据运气学说之开阖枢推演出“五脏互通”学说胃与心包相通。此脏腑别通之机理为传统十四经未曾或极少运用者。 “脏腑别通”理论表现出阴阳、手足、脏腑、经络之间的相通关系,是藏象学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根结》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运气学说之开阖枢认为:太阳与太阴、阳明与厥阴、少阳与少阴互传。运气传变学说,以其独特的传变形式开辟了中医病机传变学的新途径,同时也反映了中医病机传变的复杂性,提示研究中医疾病传变途径运气传变理论的重要性。中医“藏象学说”本来就不同于现代医学之脏腑,现代医学之脏腑是一个组织解剖的概念,中医之脏腑更注重各组织脏腑之间的联络,以及各脏腑在整体脏腑体系中所处之位置,担负的功能。为此脏腑学说中相互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联系,除了现有的脏腑表里关系、阴阳、气血外,还有脏腑与体表、脏腑与经络及各器官之间的各种联系。很显然“脏腑别通”也是其中之一种联系,只是这种联系比较概括地阐述了脏与腑之间阴阳、手足、经络诸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