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41|回复: 1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14

回帖

63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37
发表于 2015-4-29 16: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冰儿 于 2015-4-29 16:06 编辑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或如水样、夹带不消化乳食及黏液等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本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 6 个月 2岁以下的婴幼儿,且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临床常见类型有伤乳食泻、脾虚泻、热泻、寒泻和惊泻。由于各型腹泻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小儿推拿是儿科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清代徐谦光创立了推拿三字经派,后人将其不断发展创新,并广泛应用于儿科。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患儿均为医院针灸推拿科小儿推拿诊室收治的腹泻患儿,年龄 3 个月 4岁半; 病程最短 2 d,最长半年。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 2002 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儿科学》评定。①大便次数增多,每日 3 5 次甚或 10 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②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③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及腹胀等症。
       治疗方法:
       选穴及基本特点: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取穴以左上肢肘以下穴位为主,临床常用穴位有脾经、胃经、肝经、大肠经、肺经、板门、八卦、四横纹、小天心、五指节、精宁、威灵、外劳宫、二马、一窝风、天河水、六腑等。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具有如下特点。①取穴少而精。一般取穴 3 5 个,有时甚至独穴治病,即单推 1 个穴位,长推久推以得效为度。如伤乳食泻选取八卦、清胃、天河水或六腑,揉阳池治疗头痛。②推拿时间长。《推拿三字经》载“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以推拿次数来计算时间,年龄大者则推拿时间长。每个穴位一次需推 5 min 15 min( 1 000 3 000) 1 3 岁的小儿治疗 1 次一般需要半小时左右。③操作简单。推拿手法简单,只用推、拿、揉、运、捣、掐、分、合八种手法,而且操作时以患儿左上肢肘以下穴位为主,不需暴露身体其他部位。
       辨证治疗
       伤乳食泻
       此证乃由于乳食所伤而致,是小儿腹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尚未健全,故易为饮食所伤,出现泄泻、呕吐等症状。表现为大便酸臭,有泡沫,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 若伤于乳则大便稀薄,色黄白,呈蛋花样或夹有奶瓣),有时大便呈水样,小便量少,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呆、发热等症,指纹紫滞,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治宜消食导滞、和中止泻,症状较轻者取清胃、八卦、天河水,较重的取穴八卦、清胃、六腑。方中八卦取其消宿食、降胃逆之功,而清胃、天河水、六腑则具清胃热、消食导滞之效。有腹痛者加外劳宫以温中止痛、健脾止泻,尿少者加利小便以实大便。
       脾虚泻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致脾胃虚弱。脾虚则运化失司,胃弱则不能腐熟水谷,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阳不升,合污而下,遂成为脾虚泄泻。此证表现为进食后即泻,大便稀溏,水谷不化,色淡黄,伴腹胀食少、倦怠乏力、面黄肌瘦等症,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治宜健脾止泻,取穴外劳宫、清补脾、平肝。方中用外劳宫温中健脾止泻,清补脾则健脾益气和中,平肝扶土抑木、调和中气,如有腹胀者加四横纹,食少消瘦者加捏脊,尿少者加利小便以实大便,腹泻时间长兼肾虚者加补肾以补肾气。
热泻
       此证多见于夏秋季节,此时暑气当令,气候炎热,暑热之邪,伤人最速,易耗津气,故每致热迫大肠,骤成暴泻。临床主要表现为泻时急迫,大便色黄而且臭,尿少而黄,肛门灼热,伴腹痛发热、呕吐烦渴,指纹红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止泻,取穴六腑、清大肠、清脾、下推七节骨。方中六腑、清大肠可清泻肠道湿热之邪,清脾则泻脾胃湿热,而下推七节骨可泄热通便,以共奏清热利湿之效,湿热去而泻自止。有尿少者加利小便以实大便,呕吐加八卦以降胃逆,暴泻伤阴者加揉二马以滋补肾阴。
       寒泻
      此证多因小儿先天不足,或治疗疾病时过服苦寒攻伐之药,或大病之后调养不当,或久泄不止,损伤了脾肾之阳而致泄泻,或因外感风寒后脾为邪困,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水谷不分,合污而下成泄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清稀,色绿,味微腥不臭,伴腹痛肠鸣,面色白、口不渴、小便清长、四肢不温,指纹色淡而沉,舌淡、苔白、脉浮。治宜温中散寒、健脾止泻,取穴外劳宫、清胃、天河水。方中外劳宫温中散寒止痛、健脾止泻,清胃、天河水则和胃健脾、利尿止泻,外感风寒者加揉一窝风以发散风寒,伴有头痛者加揉阳池以祛风止痛。
      惊泻
      此证多见于 6 个月以内小儿,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受惊吓,且“肝常有余而脾常不足”,卒受惊恐、肝脾不和从而导致腹泻。表现为大便稀绿而黏,印堂、山根色青,或口鼻周围呈青紫色,昼夜哭闹不安,指纹青,舌质正常。治宜平肝健脾、镇惊止泻,取穴清补脾、平肝、天河水、捣小天心,最后以掐精宁、威灵结束手法。此方中清补脾可健脾止泻,平肝则抑木扶土、平肝止泻,天河水、小天心镇惊安神,掐精宁、威灵则镇惊开窍、行气和血,以共奏镇惊止泻之效。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治愈: 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 好转: 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白细胞偶见;无效: 症状、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本组病例经运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后,治愈 45 例,占86 54 % ; 有效 6 例,占 11 54 % ; 无效 1 例,占 1 92 % 。总有效率达 98 08 %,证明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对小儿腹泻具有明显可靠的疗效。
      典型病例:
      例 1 × × ,女,7 个月,以食后即泻 2 个月余、大便日 7 8 次就诊,水样便夹有不消化物,味微臭,舌质淡,苔薄。诊断为脾虚泻。取穴清补脾、平肝、利小便。第 2 天大便日 3 次~4 次,取穴补脾、平肝、揉外劳,共推拿 4 d 后,大便日 1 次,食欲好,1 个月后复查,脸色红润,体重增加 2 斤。
      例2 × × ,男,1 岁,以腹泻2 d、大便日6 7 次就诊。大便色黄且臭,体温 38 ℃,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诊断为湿热泻,取穴清天河水、清脾、清大肠、下推七节骨。施推 1 次后,大便日 2 次,共推拿 3 次,大便质正常,日 1 次。

115

主题

114

回帖

63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3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6: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且“脾常不足”,易为乳食、生冷、积滞所伤而导致腹泻。目前,西医对小儿腹泻主要是对症治疗,病程较长,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药物的毒副作用。中医药在小儿腹泻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但小儿腹泻往往伴有呕吐,致使中药难以奏效,一些中医外用治疗方法以其独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小儿推拿疗法是治疗小儿腹泻的外用治疗方法之一,而三字经派小儿推拿以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易于接受而成为小儿推拿疗法的主要流派之一,其特点是取穴少、用独穴、推时长,只要辨证准确、取穴和手法正确、时间足够,即能获得满意疗效。相较于药物治疗,小儿推拿无药物不良反应、无痛苦、费用低廉,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5 05:15 , Processed in 0.19794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