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欢颜 于 2015-4-29 16:25 编辑
腕踝针是腕踝针针法的简称,指在腕踝部选取特定的进针点,用毫针循肢体纵轴沿真皮下刺入一定长度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与其他针刺疗效法比,有取穴简单、留针时间长、安全可靠及无副作用的特点。 腕踝针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神经科张心曙教授等于1964—1975 年间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经验基础上,受生物进化、胚胎发育、传统经络学说、耳针、穴位及针刺法的启发,从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 腕踝针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优势病种分布极不平衡,对急性痛症、经筋病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 在骨科疾病中的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关节痛;神经科的中风及其后遗症、神经性疼痛、面神经麻痹、头痛等疾病中疗效明显。 现将其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操作方法: 腕踝针的定位 张心曙教授将人体划分为两侧两段六个区(两侧:以前后正中线为界,将人分为左右两侧;两段:以横隔水平为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段;六区:在每侧每段内划分为六个相应区)。 在两侧的腕横纹上 2 寸和踝关节上3 寸的部位各定 6 个进针点,即上1 ~上6、下1 ~下6,并按病症所在纵区或原发病灶所在区域的对应选点进行治疗。 腕踝针的选穴 腕踝针的选穴原则有 3 条:①上病取上,下病取下,横隔为界,分部取穴;②左病取左,右病取右,以人体正中线为界,分别取穴;③区域不明,选取上 1 穴。 而临床应用时,灵活配穴显得尤为重要,上下同取治疗横隔线上下范围疾病,左右共针治疗左右正中线附近疾病,前后呼应治疗分属前后不同区域的原发病及症状,甚至三针排刺以治疗症状范围更广的病症。 然而腕踝针的针刺点毕竟不像“穴”那样要有固定位置,它可以根据针刺的局部情况做相应的变动,只要进针点在病灶局部,针尖朝向病灶,针体位于浅筋膜内,不仅可保持腕踝针的效应,而且还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腕踝针的针法 腕踝针在临床上十分注意针刺的深度、方向和调针。首先根据选穴原则选出进针点,按常规消毒后,令针尖朝躯干方向与皮肤呈30 °夹角快速刺入,针刺方向“趋向病所”,使针体沿真皮下水平刺入皮下浅层疏松结缔组织,进针缓慢,不必捻转。 针后不要求有任何针感,若有痠、麻、困、胀等针感需做调针,最后用胶布固定针柄,留针30min ~12 h。 李芳琴等在留针过程中施以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旋转等行针手法,积累刺激量和传导量,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发现针刺时间上,留针1 ~24h甚至更长时间有助于提高疗效。 临床上也可同时配合药物、体针和手法等进行治疗。 作用机制: 腕踝针是在传统皮部理论指导下的浅刺针法,体现了传统中医的整体调节思路,旨在调和阴阳,舒经通络,充盈气血。 对其镇痛机制,最初有人便用经络学说的皮部理论进行解释。 李芳琴等认为腕踝针快速镇痛机制为:腕踝针进针点与身体分区经气相通,进针点即为经脉穴位的泛化。但目前更多的医学工作者正力求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阐释。 他们认为针刺相应区域后,刺激信号沿脊神经及脑神经进入中枢,激活了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中的许多中枢机构及其递质,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如脑啡肽、强啡肽等),同时也可促进许多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合成和释放,在中枢系统的不同水平和伤害性传入信息相互作用,抑制伤害性信息的兴奋和传递,从而产生镇痛效应。 且认为“针沿皮下刺入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呈线状,比垂直刺入的点范围大”,即越近肢端神经纤维,由神经干转为神经末梢越多,无髓鞘神经纤维也变得越多,对刺激的反应也就越灵敏。 另外研究认为,腕踝针镇痛即刻效应的取得归功于神经调节,而持久效应的取得不能排除体液因素的参与。 对此,胡侠等认为腕踝针的镇痛特性可能与十二皮部经络循行路线上的交感神经敏感线、皮下血管的应力变化、组织液压波的形成与传播等引起病灶局部的离子通道变化有关,即镇痛的机制认为是体内机械波与化学波(孤立波)相互协调、相互振荡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另有学者从生物系统观念的方面来探讨,陈耀龙等认为进针过程或运针过程中,操作者花了力气,体内增加了动能,由此激发了人体的信号系统,产生对细胞、组织的良性影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