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全部来自我院门诊及病房,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年龄25~75岁;病程3~7 d。患者全部为急性发作。CT排除腰椎结核、腰椎滑脱症、马尾肿瘤。 治疗方法:浮针 患者俯卧,在病痛范围内明确最痛点。如痛点在腰部,确定进针点在距离最痛点下方5 cm处为第1进针点,针身平行于脊柱;在距离最痛点外侧5 cm处为第2进针点,针身垂直于脊柱。如痛点在臀部,确定进针点在痛点外侧5 cm处。如痛点在下肢,确定第1进针点在小腿下半段的外侧或后侧,方向由下向上;确定第2进针点在大腿外侧中央段,由下向上。进针部位安尔碘消毒,医者右手持针,左手固定进针点皮肤,针体与皮肤呈15°~25°角刺入,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略达肌层即可,然后右手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针尖略上翘,使针身与肌层平行。运针时可见皮肤隆起呈针具形。左手拿揉病变局部组织,促进疗效。用右手拇食中指握住针座,做扇形摆动,即扫散,运针2~3 min,每10 min运针一次,留针30 min。拔出钢质针芯,将软套管留于皮下,用输液贴固定针座,留置6 h,10次为1个疗程。 腹针:主穴取水分、气海、关元。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水沟、印堂,病程较长者加气穴,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四满,合并下肢痛者加气旁(气海旁开0.5寸)。患侧外陵、下风湿点(气海穴旁开2.5寸),常规消毒皮肤后选用0.30 mm×40 mm毫针直刺,行轻慢提插(补多泻少)不捻转的手法。久病及里虚寒证、寒湿证患者在神阙穴施以灸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5天治疗间隔2 d。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评定。 经治疗,54例患者中,痊愈31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