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5-5-21 16:02 编辑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十年发病趋于年青化,致残率高,据报道,中风发病后1周的病人73%~80%有偏瘫,71%~77%有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改善患者生活状况及对病情早日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头针与颞三针交替使用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按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修定的中风诊断,疗效标准确定诊断,纳入愿意接受针刺治疗的病人。对并发其它器质性病变以及未能完成规定疗程而中途退出均予以排除。 患者均为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按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其中有脑血栓形成患者,脑溢血患者,脑梗塞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治疗方法:对急性住院患者,需在发病后7d~10d,待血压症状体征基本稳定后接受治疗。 颞三针定位及刺法:在偏瘫同侧颞部,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处为第一针,以此为中心,同一水平向前、后各移一寸处分别为第二针、第三针。选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病人取仰卧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针尖向下与头皮成15~20角慢慢捻转刺入,深度为1.5~2寸,先行捻转后行提插手法,病人有酸、麻、胀痛感为宜,留针4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1疗程,中间休息3d进行下1疗程。 头针定位及刺法:在偏瘫对侧头皮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足运感区,语言一区,语言二区。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针尖与头皮成15~20角快速刺入,深度为1.5~2寸,局部有酸、麻、胀痛感为宜,双手捻转频率为每min200次,持续3min,隔10min行针1次,每d1次,10次为l疗程,中间休息3d进行下1疗程。 头针与颞三针交替组刺法:第1d在头左侧针刺头针穴区,在右侧针刺颞三针;第2d在头左侧针刺颞三针,在右侧针刺头针穴区;如此每日左右交替,操作、疗程同前。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生活自理,伴随症状消失,肌力恢复或接近Ⅵ级,感觉恢复正常,病理反射消失。显效:生活勉强自理、伴随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肌力在原基础上提高Ⅱ等级,感觉明显好转,病理反射偶尔引出。好转:生活不能自理,伴随症状部分好转,感觉有好转,病理反射可引出。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经治疗,40例患者中,治愈31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且研究发现,头针与颞三针交替使用组治疗早期中风,1疗程治愈率(58.07%)与2、3疗程比较明显高于头针组(25%)和颞三针组(23.53%),经统计数处理。有显著差异性。说明头针与颞三针交替使用,在短期内使患者尽快下床行走锻炼,早日生活自理,为中风偏瘫早日康复打下基础。 头针治疗中风近来报道较多,刘氏报道认为取头针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神经细胞的修复及刺激处于休克睡眠状态的神经细胞,代偿受损区域及周边半暗带,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陈氏报道采用头针治疗偏瘫患者四肢肌电影响,观察针刺前患肢肌电幅明显低于健侧,27例经针刺头针后患肢肌电幅明显增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较好。 颞三针为广州中医学院靳瑞教授经过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创用,取穴重点在头部颞侧,因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皆会于脑。头颞侧手足少阳经在此曲折循行分布,少阳在六经为枢,枢主转动者也,张隐庵亦云:枢折则不能转侧。颞侧血管神经分布丰富,针刺该区有疏通经络之气,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又平肝熄风,清肝胆之火,鼓舞少阳生发之机的作用,有利躯体转动及时坐立,翻转、起立、行走之效,笔者临床观察,头针与颞三针早期交替使用,患者明显坐立,起身时间早,有利机体早日康复。近来大量资料证明,针刺颞三针对肢体运动障碍有明显疗效。显然,把上述头针与颞三针交替使用不但起到上述各自作用,还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