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最小的为35岁,最大的为65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达15年,最短2月,平均5年。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主要标准如下:临床症状:颈肩部疼痛不适,颈部僵直,上肢放射痛或手指麻木。检查体征:颈部活动功能受限,颈肌紧张,病变颈椎棘突及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可触及条索和硬结,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压头试验阳性。影象学检查:X线显示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或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或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纳入病例标准:年龄在35-65岁之间。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并坚持连续治疗者,作为入选病例。
治疗方法:患者均为医院门诊病人,口服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颈痛颗粒”,服用以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袋,服用2周。用药期间应用铍针治疗2~3次。
铍针疗法:铍针的规格:直径0.5~0.75 mm,全长5~8 cm,针头长1 cm,针体长4~7 c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刀口线为0.5~0.75 mm。针柄是用钢丝缠绕的普通针柄,长约3~5cm。治疗时要使刀口线和手柄的平面标记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别刀口线在体内的方向。治疗过程:患者取坐位,以颈肩部压痛点为进针点。常规术区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在进针点的旁边,右手持针柄用腕力将铍针直接垂直刺入压痛点,使针尖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到达深筋膜,在进针过程中可有2~3层的突破感,寻找沉紧涩滞的针感,并在针感层进行松解疏通,即松解卡压之处的软组织,待针下无沉紧涩滞感时出针。不捻转,不留针,疾刺速拔。出针后如有出血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止血,无需敷料覆盖包扎。每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诊断治疗标准制定如下治疗评估标准对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范围、麻木程度三个主症按不同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级,并分别给予0、1、2、3不同的分值。临床控制:主症消失,或积分≤1分。显效:主症积分下降≥2/3且>1分,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基本正常,麻木基本消失。有效:主症积分下降≥1/3且<2/3,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疼痛减轻一度,活动范围增加10度,麻木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积分下降未达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