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0|回复: 1

“阴三针”治疗月经不调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19

回帖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47
发表于 2015-10-19 16: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年龄最小者l2,最大者50,平均年龄36.7;发病时间最长者15,最短者半年;其中月经先期17,经期延长11,月经过多19,月经先期伴经期延长12,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20,月经先期伴经期延长、月经过多14,经间期出血7例。

      治疗方法:均采用以“阴三针”为主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阴三针”穴位组成:关元、归来、三阴交。辨证加减:气虚加足三里、脾俞健脾胃、益气血;血虚加血海、脾俞令气血生化之源旺盛;肾虚加肾俞、太溪调补肾气;气郁加太冲、期门疏肝解郁;血热加行间、地机泻血分之热;虚寒加灸神阙、命门温通胞脉、活血通经。

      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301.52.0寸毫针。关元直刺0.81,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外生殖器及会阴部。手法用平补平泻法或捻转补泻法。归来:直刺1.01.5寸。或向耻骨联合处平刺12,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腹部及外生殖器。手法用平补平泻法或捻转补泻法。也可艾炷灸或温针灸35,艾条灸1020min。三阴交:直刺11.5,局部酸胀,可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胀感扩散至膝关节和股内侧。手法用平补平泻法或捻转补泻法。其它配穴均采用常规刺法或灸法。同时配合中药内服以丹栀逍遥散为主方,基本处方为:丹皮、栀子、茯苓、白术、升麻炭、乌贼骨、生地、煅龙骨、煅牡蛎各12g,白芍、旱莲草各15g,柴胡10g。根据伴症酌情加减,1d1剂。

      疗效标准:显效: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恢复正常,经间出血1d内停止,连续3个月以上未出现反复;有效:虽达到前述效果,但在1个月以后又出现反复,再结合本方法治疗而恢复正常;无效:病情无改变或加重。

       经治疗,100例患者中,显效79,79%,有效19,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典型病例:患者王某,,30岁。婚后月经不调3年多,往往提前1周以上,量多、色紫红,少腹疼痛连及胁肋,两乳作胀,面部黄褐斑增多,纳差,舌紫暗,脉弦数。妇检正常,性激素全套检查正常。乃求治于针灸。证属肝气郁结,气血冲任失调。治宜疏肝理气,清热调经。取“阴三针”为主方,配太冲、期门、行间、地机、血海。行提插泻法,每日1,留针30min,10d1疗程。配合上方内服,2疗程治疗,患者经期、经色、经量等趋于正常,面部黄褐斑也明显减少。随访3月月经正常。



115

主题

119

回帖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16: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靳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靳瑞教授在40余年的亲自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集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之精华,总结现代国内外临床针灸经验之研究成果,经过其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的研究而总结创造出来的一个针灸新学派。其“阴三针”中关元,属于任脉,为小肠的募穴,足三阴与任脉的交会穴,人体元气的闭藏之地。任主胞胎,故生殖系统的疾病,可取关元。归来,为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内当卵巢、精索所在,位于下腹,可调理月经,补血益精。可用于治疗妇女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疾病。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为肝脾肾三阴经的交会穴,故能主治肝、脾、肾三经之病证。肝脾肾均与人体液体及血液的生成与代谢有密切关系。女子以血为本,三阴交的针灸效应类同当归、四物汤等,因此三阴交还是妇科常用穴位之一。三穴合用,有温壮元阳,益气生血,调理肝脾等功效。女子以肝为先天,逍遥散乃疏肝解郁,调理脾胃之要方,配之予丹栀逍遥散,疏肝理脾,凉血调经,使血和络疏、肝气调达,升降有度,则月经自调。因此,笔者认为“阴三针”可作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主方。再根据辨证使用相应的配穴,及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显著,对治疗月经不调有独特的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4-19 08:42 , Processed in 0.31034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