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16-5-7 16:46 编辑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部或门诊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符合2004年昆明全国脑瘫会议的诊断标准,入院后经专业人员测定伴有智力障碍(IQ或DQ < 70分)。靳三针组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3岁,平均2. 6岁。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有精神病及严重癫痫者。③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等。 治疗方法:智力评定与血流动力学检测 全部脑瘫患儿于治疗前由专业测试人员对患儿进行智力测试,从而得出患儿的总智商。测定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经国内标准化的儿童智能测定方法:4岁以下采用盖泽尔(Gesell)智能诊断;;4-6. 5岁采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 ; 6. 5岁以上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 WISC) 。拟进行针灸治疗的患儿于治疗前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治疗3月后复查,检测统一使用维迪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EME先锋TC2021TCD仪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血流频谱情况,所得出频谱输人计算机分析系统,自动计算出所得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 治疗:智力训练结合靳三针治疗 (1)智力训练组进行智力训练,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治疗师进行训练,采用1对1训练形式,每天1 h。 (2)应用靳三针疗法治疗。主穴包括①四神针:位于百会穴左右前后各旁开1.5寸。②智三针:即神庭和本神穴。③脑三针:即脑户和脑空穴。④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为第一针,其前后各1寸分别为第二针、第三针。配穴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和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包括①耳三针:完骨、听宫、听会。②舌三针:以拇指第1,2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领前缘,拇指尖处为第1穴,其左右各旁开1寸为第2、第3穴。③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④足智针:涌泉穴,趾关节横纹至足跟后缘联线中点为第2穴,第2穴向外旁开1指为第3穴。针法:用1寸毫针,头部穴位平刺,捻转进针0.7一0.9寸,得气后采用疾徐补泻或捻转补泻,头部穴位留针2一4h,其他部位留针30 min,留针过程中行针1次,每日针灸1次。疗程间休息2周,3个小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2000年上海第六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3个小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3月后IQ或DQ测试分值减去治疗前测试分值。显效:提高巧分以上。有效:提高10一15分。无效:提高5分以下。 经治疗,45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 脑性瘫痪是儿童最常见的致残原因,由于其脑损伤常为复合性,所以临床表现除运动障碍以外,常常伴有语言和智力障碍,这些障碍的存在严重地迟滞着患儿的康复,所以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改善智力障碍的方法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月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所致的非进行性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我国小儿脑瘫患病率约为1.96 %一2.14%,是导致小儿肢体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智力障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伴随症状。胡莹媛等研究发现,脑瘫患儿中74. 5%合并智力障碍,其中重度脑瘫儿合并智障者高达90%。合并有智力障碍的脑瘫儿童比没有合并智障的脑瘫儿童康复疗效差,所以在脑瘫康复治疗过程中,如何提高其智力水平是脑瘫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 脑瘫的病因十分复杂,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广泛性脑损伤,智力低下是脑损伤后的必然结果。智力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智力状况,但是由于脑瘫儿童运动障碍的影响,智力训练的质量往往较差,常不及单纯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效果,推广比较困难。祖国医学认为:脑瘫主要由于先天胎察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或受寒,阳气不运,肌肤失其温煦所致,属“五迟”“五软”“五硬”“疾证”“内风”等范畴,只要辨证得法,针刺常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因为针刺方法比较痛苦,且疗程较长,家长和孩子通常有较强的恐惧感。 靳三针疗法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所创,该疗法的组穴配方共有39组,其中常用于治疗脑瘫智力障碍的益智清神类有6组,取穴主要是根据经脉辨证或现代解剖学理论分部取穴,如“四神针”就是按照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部的投影区和“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理论进行组方,而且较古代医家的“四神聪”在脑的投影区域更宽阔,可提高人及动物的记忆力;“智三针”位于额部,由神庭和左右本神组成,与神志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大脑额叶和智力有关,故“智三针”是提高智力的要方;此外,肾藏志,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根据标本根结理论,涌泉穴为肾经之根本所在,上病下取,所以“足智针”取涌泉为主穴。这些配方绝大部分是以3个穴位为1组,取穴方法简单,操作时间短,且多数集中在头部,适宜于较长时间留针,相对容易被孩子和家长接受。 针灸的有效刺激量由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构成,因此针刺治疗某一病症,常存在最佳的时效关系,我们应用留针4h确保了刺激时间,加用行针方法加强刺激强度,从而确保了疗效。靳三针创始人靳瑞教授强调,在小儿脑瘫的针灸治疗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刺激量,脑瘫患儿生理上已严重失衡,不可能随拨随应,轻浅刺激如微风拂过水面难以调动其正气,激发起其机体内部自我修复的因素,故疗效差。所以必须在患)乙能接受的情况下,以较强较重的刺激,使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方可使邪去正安,即大病当用重剂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