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儿童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符合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分型标准。
治疗方法:采用神经发育疗法和靳三针治疗
神经发育疗法,强调功能训练为主,包括抬头训练、翻身训练、坐立训练、爬行训练、跪立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由治疗师进行一对一训练,每日训练一次,每次50分钟;在神经发育疗法的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四神针(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共4针),颞三针(耳尖直上为第一针,第一针同一水平上前后各1寸为第二、三针,左右共6针),脑三针(即脑户1针,左右脑空各1针),智三针(即神庭穴1针,左右本神穴各1针,共3针),针刺平补平泻,治疗1次/日,留针60分钟。每周5次,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的治疗已有100多年,但治疗方法依然是以B obath为代表的神经发育治疗法为主。
随着新生儿抢救技术的进步,危重新生儿抢救存活率大幅度提高,近年来脑瘫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性瘫痪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的范畴,认为脑瘫主要是由于先天察赋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肌肤失其温煦所致。《张氏医通》提出:“迟者,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是也……悉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
靳三针疗法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所创,靳瑞教授把针灸治疗常见病中最多用的、最有代表性的穴位,每种病选三个穴。采用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补益肝肾,振奋督阳。取穴方法简单,且适宜于较长时间留针和行针,更重要的是易于被孩子和家长接受,从而确保了有效的刺激量。“靳三针”取穴多集中在头部,通过刺激头部穴位可增加脑血流,改善全脑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脑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