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1|回复: 1

经筋疗法治疗面瘫42例疗效观察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4-10-18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面瘫;经筋疗法;外治法
面瘫,属于中医学“口眼歪斜”“口僻”等范畴,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笔者跟师学习,用经筋疗法治疗面瘫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笔者将门诊观察的81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右侧面瘫16例,左侧面瘫26例;就诊时间最短6d,最长7个月。对照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0岁;右侧面瘫20例,左侧面瘫19例;就诊时间最短为1ld,最长为9个月。两组在年龄、病情、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左侧或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或者消失,嘴角流涎、歪向健侧,同时,病侧不能做抬额、整眉、示齿、鼓腮等动作。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按照临床常规的针刺方法。取穴:患侧阳白、攒竹、鱼腰、太阳、颧髎、下关、承泣、颊车、地仓,对侧合谷。选用1.5寸的针灸针常规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min。电针:患侧阳白一攒竹!下关一地仓,1dl次,连续治疗5d后休息2d,5d为1疗程,治疗
3个疗程。
2.2治疗组
常规针刺治疗同对照组,并在此基础上予经筋刺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所谓经筋刺法治疗面瘫,就是在患侧的咬肌附着处再另外针刺几针,而腧穴中的下关、颊车、迎香所在的位置深部就是咬肌。具体操作:在下关、颊车、迎香旁用1.5寸的针灸针各再针刺1针,其针刺的时间、疗程及电针取穴同对照组。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
痊愈:面肌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面部静止使外观基本正常,口角轻度歪斜,面肌运动时自觉稍有不适;有效:患侧面肌活动有所恢复,但较健侧差,眼裂仍有增宽,口角不对称;无效:面部瘫痪的症状!体征未见好转"
3.2治疗结果(见表l)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经筋刺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较好,较常规针刺疗法效果佳。
4体会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是因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人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僻。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15: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 长刺节篇》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故笔者认为,凡能引起肌肉瘫痪、痉挛的病都可归属于经筋病。而面瘫的治疗主要是恢复面部肌肉、经筋的功能,《素问 调经论》曰:“病在筋,调之筋”,而本文论述的经筋刺法则正是针对局部筋肉失用、痉挛等而施的,且所刺的三针均沿着足阳明胃经走行的方向,其所在的位置深部即是咬肌附着处,足阳明胃经又为多气多血的经络。因此,针刺后可以促进局部气血的恢复,且扶助人体的正气;同时,还能刺激面部肌肉,促进患侧面部产生运动。面瘫为临床多发病,而本文介绍的经筋疗法疗效显著,不仅可以缩短疗程,还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3 00:24 , Processed in 0.32031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