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的74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应用毫针针刺踝关节周围的相应点,观察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治愈24例(32.4% );显效40例(55.6%),有效5例(6%},无效5例(6%),总有效率94%。结论:腕踝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法简便、临床效果满意。关键词:腕踝针 下肢 静脉曲张腕踩针是在腕、踝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笔者于临床运用该针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尤其是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收效满意,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4人,系我院1995年一2005年门诊患者。其中男44人,女30人;最人年龄76岁,最小年龄23岁;病程最长20多年,最短4个月。患者多有下肢沉重、隐痛、发胀、麻木;容易疲劳、抽搐;足背、踝关节水肿;严重者下肢静脉显得很粗且暴露,如蚯蚓状盘曲于小腿皮下;个别患者有色素沉着、皮肤脱屑甚至溃烂现象。经临床鉴别诊断排除心、肾等疾病所致下肢水肿诸病症。必要时做下肢静脉造影以确诊。2;台疗方法进针点选择以下1(定位:内踝上3寸,靠跟腱前缘)、下2(内踝上3寸,靠胫骨后缘)、下5(外踝上3寸中央)、下6(外踝上3寸,靠跟腱前缘)为主,左右对称选穴,每次取两点针刺。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向上与皮肤呈30°角,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身沿皮下浅表层刺入35-- 50rnrn(约1. 5- 2寸)。医生手感如刺棉花、有松软感为宜。若患者有酸、麻、胀、沉紧、疼痛感,说明针刺太深,进入深筋膜;须调整至皮下浅层。进针满意后,留针20一30rnin,不做捻转提插;1日1次,10次为1疗程。3疗效标准及结果疥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自觉症状人部分消失,劳累后仍有感觉,休息后很快恢复;有效:针刺后患者感觉肿胀等症状有所改善,但容易反复;无效:针刺后患者感觉症状未有改善。结果本组治疗时间最长4个疗程,最短不足1个疗程。治愈24例(32. 4% ),显效40例(55. 6% ) ,有效5例(6% ),无效5例(6%),总有效率94%。4典型病例王某,男,62岁。1995年3月2日就诊。诉双下肢酸楚不适10余年。每遇劳累、受凉后小腿抽筋,冬夜尤甚,无处摆放,影响休息。观其双下肢浅静脉似山松裸根虬盘岩石,触之发硬;系其壮年担货常年沿街叫卖所致。经体检检查辅助诊断排除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及风湿病等。考虑其常年患此病痛,必反复诊治,故尝试用腕踝针治疗,经前4次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晚上能安然入眠,遂信心大增。经过3个疗程治疗,并适当配以热敷,患者感觉行走轻便,酸楚不适全无。10多年来,偶尔反复,经2- 3次针刺巩固疗效如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