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是经络系统在人体体表的连属部分,其分布部位及病侯着重表现左筋肉方面,病变沿着循行部位发生,位置较表浅,临床上多表现为筋肉的拘挛、弛缓、转筋和抽搐等。其表现类似于软组织损伤。根据经筋特点对筋脉病变进行诊断,并以推拿手法治疗的方法称为经筋推拿疗法。推拿部位多是手、足三阳、三阴经筋等十二经筋所过之处,如腿、臂、肘、肩、腰、髋、膝、踝等。 经筋推拿疗法的手法原则是:根据经筋分布区域与途径的病理改变与表现,进行顺经推拿,“祛瘀、解痉、散结、复正”为手段,使经筋疏通,达到治病的目的。 经筋推拿手法常用的有推散法,推按法,点按法,深按舒筋法,揉法,震拉法,牵抖法,拿法,叩击法,交叉压提法,侧拉复位法,旋转复位法,提推复位法,掌推复位法,上提复位法,定点斜扳法,扳压法,分压法,调理法等19种,现简介如下。 推散法 适应症 适用于软组织肿胀,肌痉挛,筋结,经脉不通,瘀滞等。 操作方法 以拇指或掌根于经筋病损部位,顺着经筋肌纤维或血流或经脉方向,用中等力度顺经推动3~5次,必要时重复1~2遍。临床常用的推散法有拇指推散法与掌根推散法2种。 推按法 适应症 适用于较深的软组织肿胀,肌痉挛,软组织粘连,某些骨错缝,筋脱槽等。 操作方法 以手掌或拇指或拳头或肘尖,于经筋阳性反应点或病损部位,顺肌纤维方向,用中等或较大力度推按3~5次,必要时重复1~2遍。运用时又分加掌推按法,加拇指按法,双掌推按法,双拳推按法等4种。 点按法 适应症 适用于软组织损伤的深层肌痉挛,粘连,循环障碍等。 操作方法 以拇指尖或肘尖,于病损部位以垂直方向按压,以深部觉痠、胀,但能耐受为度。每次按3~5s,一般点按3~5次。 深按活筋法 适应症 适用于关节或关节附近软组织粘连,或循环障碍等。 操作方法 以一手的拇指在患处作深部按摩,另一手扶住患肢远侧作环旋活动;两手协调配合反复多次,活动范围从小到大。 揉 法 适应症 适用于下尺桡关节三角韧带损伤松弛等。 操作方法 医者一手握住患侧手指稍用力行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的同时,另一手拇食指于局部揉按挤捏,反复操作3~5遍。 震拉法 适应症 适用于四肢肌肉痉挛,或循环障碍,或关节粘连等。 操作 两手把持患肢远端,徐徐向远端牵拉的同时,轻轻连续作患肢震颤数秒钟,反复多次。 牵抖法 适应症 适用于肩、肘关节粘连,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麻胀痠累等。老年与体弱患者慎用。 操作方法 两手把持患肢手腕部,令患者将患肢完全放松,医者使肘半屈时,稍用力向外上方牵抖,反复2~3次。 拿法 适应症 适用于长肌或较深肌肉的损伤痉挛、疼痛等。 操作方法 以一手或两手的拇食指构成钳状于局部稍用力拿捏2~3s,反复多次,再用手掌根部推按复平。分为单手拿法与双手拿法,注意拿法的肢体位置。 叩击法 适应症 适用于功能性头痛,耳鸣,胸腹部功能性疼痛等。 操作方法 用指端、手掌、拳头、掌尺侧等,于局部轻轻用力连续叩(拍)击1~2min,必要时重复1~2遍。 交叉压提法 适应症 适用于肩周炎,关节轻度粘连,后伸抬举受限体之质较好者。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令患肩尽量上举,肘屈手掌置于颈后部。医者一手压于肩中,手掌压住患者手背,另一手从患肢前侧穿入扶压于前置手的腕部,在患者肌肉放松前提下,徐徐稍用力往上后提压,反复操作数次,逐渐将粘连关节拉开,注意避免使用暴力。 侧拉复位法 适应症 适用于上尺桡关节或肘关节错缝,肱骨外上髁炎,软组织嵌顿等。 操作方法 患者患肘伸直外旋位,医者一手握住腕部,稍用力牵拉,另一手托住肘部,稍用力向桡侧拉动,常听到“咯”一声,局部稍加揉按,伸屈肘关节,手法完毕。 旋转复位法 适应症 适用于颈推病,特别是中上颈段棘突有轻度偏移者。 操作方法 以C2棘突偏左为例。患者端坐位,头前屈15°,侧屈30°,旋转30°。医者右手拇指置于C2棘突,左手把扶颈颌部,在患者肌肉放松的前提下,医者稍用力将头转向左侧同时,右拇指用力向对侧推按,常听到“咯”的一声,触及棘突改善,手法告毕。 提推复位法 适应症 适用于颈椎病,特别是下颈段。 操作方法 以C6棘突偏左为例。患者端坐位,头转向右侧45°.医者左手拇指置于C6棘突,右手把持下颌部,在头部转向右侧上提头部同时,左拇指稍用力推向对侧,常听“咯”一声,触及棘突改善,手法告毕。 掌推复位法 适应症 适用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特别是中上胸段。 操作方法 患者侧卧位,胸前垫一软垫。医者站于患者头的一端,两手掌重叠,置于病位,令患者作深吸气,在呼气时,医者用力约45°方向轻推,常听到“咯”声音,手法告毕。 上提复位法 适应症 适用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特别是多发部位。 操作方法 患者坐于凳上,两下肢伸直平置于另一凳上;两手指交叉,置于后头部。医者立于患者后侧,两手指交叉从患者上肢前穿过置于颈项部,常在患者背部垫一软垫,在患者肌内放松前提下,医者往上稍用力提举,常听“咯”的声响,手法告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