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3|回复: 1

针刺经筋结点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99

回帖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4
发表于 2015-6-17 15: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宁静致远 于 2015-6-17 15:56 编辑

       目前,经筋疗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运用,经筋结点临床运用也有了相关报道,现将近20年来经筋结点一些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

       盛国滨等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方法:48例中风痉挛性瘫痪病例分为经筋结点治疗组及常规针刺组各24,观察患者机体肌肉的张力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有哪些具体变化。结果:经筋治疗组的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盛国滨等针灸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针灸经筋结点组30,针刺传统穴位组30,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肌张力的状态。结果:针灸经筋结点组总有效率83.33%,针刺传统穴位组56.67%,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我们针刺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总有效率要较常规针刺治疗明显升高。梅荣军等推拿经筋结点结合关节活动治疗中风偏瘫上肢痉挛25例。通过对肩、肘、腕、指各关节采用相应的推、攘、揉、按、外拿、内捏手法,对各关节经筋结点的点、按、揉、拨及对各关节采用相应的外展、内收、屈、伸、摇的关节活动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上肢长期和即刻痉挛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本法对肌张力长期改善,共治疗25,总有效率72%。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治疗组采用针刺和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Ridi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蔡玉梅等电针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不同程度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上述文献资料显示,运用针灸、电针等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可以起到兴奋拮抗肌,抑制痉挛肌,强化伸肌与屈肌的运动,从而有效地抑制与控制痉挛,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可以协调肌群间肌张力的平衡。是治疗中风痉挛胜瘫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较之传统穴位有优势。

       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及肘关节痉挛

       盛国滨等电针经筋结点为主治疗中风后肘关节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盛国滨等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电针针刺经筋结点,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

       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明显。

      上述文献表明,针刺肩关节、肘关节及手周围的经筋结点,可使气血调和及气血充足,经筋得以濡养其联缀关节,主司运动的功能也会得以恢复,因此能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及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电针能有效地刺激肌肉的神经纤维,促进肌肉的收缩,增加肌肉的张力,电针针刺上述提肩结点,促进了冈上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肌力及肌张力的恢复,它们对稳定提拉肩关节起主要作用,故可促进肩关节半脱位的恢复。

      治疗中风后足内翻

      盛国滨等针刺经筋结点为主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方法:50例中风后足内翻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疗法加头皮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加头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经筋结点为主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100

主题

99

回帖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5: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外展神经麻痹
      盛国滨等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针灸经筋结点组巧例,针刺传统穴位组巧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眼部经筋组的总有效率93.33%,针刺传统穴位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针刺眼部经筋组在起效时间,疗程,复发情况均优于传统针刺组。

      机理探讨:通过针刺外展经筋1点、2点、3点,其深部即为外直肌,针外直肌在于疏通经络,使气至病所,改善眼部周围血液循环,同时刺激了外展神经及其肌肉的肌梭、肌腱等组织,兴奋了神经肌肉兴奋收缩藕联,从而促进了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的生成和释放,使外展神经及其肌肉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经筋结点具有特定的生理结构和病理特征,临床上用于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及肘关节痉挛、中风后足内翻、外展神经麻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等疾病疗效显著并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上述文献中,用于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疾病较多,其他的报道仅仅各有1篇,在临床上应用尚有局限性。这就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治疗经筋结点能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疾病,治疗其他痉挛性疾病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效果。诸如颈椎病颈肌痉挛、腰骸关节疾病的肌痉挛等。各经筋之间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协调着人体的运动。经筋之气“结”“聚”太过则气血不通而使肌筋拘紧而痉挛。反之,如果经筋之气不结不聚,经筋之气耗散,是否出现肌筋舒缓而现“萎症”?同样,是否在治疗中通过特殊的调补、使用聚、结经筋气血的方法使得舒缓的肌筋气血得以充盈而“萎症”得以施治呢?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12 07:37 , Processed in 0.27093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