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谢氏止痛四穴:谢 永刚是四川省名老中医,针灸副主任医师,谢老总结毕生宝贵经验,治疗痛症有一绝招,取手足远端四穴针治一切痛症,其效甚著:三间、后溪、太白、束骨四 穴,左痛取右,右痛取左,若遇剧烈疼痛、顽固疼痛及左右均痛,则左右共八穴皆取之。常用直刺,傍骨缘下方进针,针入1寸深,针刺手法用雀啄刺与上下提插相 交替,留针半小时至一小时,每隔10分钟须提插雀啄2分钟,针刺时嘱其活动患处,每日针治一次。无论肩颈腰腿疼痛还是头胁胸腹疼痛,多能应手而效,疼痛越 剧其效越显,此法命名为谢氏止痛四穴。亦有人依北京卢鼎厚教授斜刺法,即在痛处局部及邻近斜刺,改用斜刺法针刺谢氏止痛四穴,方法是向 上方(即腕踝方向)斜刺30度左右,针入1.5寸,疼痛剧烈者可针2寸深,针刺手法仍用雀啄刺与上下提插相交替。止痛疗效更为快捷,针入痛止,若遇特别顽 固之痛症,也可斜刺法与直刺法相结合,每穴两针,其痛必减。此四穴,经临床重复验证,屡用屡效。
2. 六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胸肋内关应,急救水沟谋。
3. 灵龟八穴:
内关、外关、后溪、列缺、申脉、照海、公孙、足临泣。其中,内关通于阴维脉;外关通于阳维脉;列缺通于任脉;后溪通于督脉;申脉通于阳跷脉;照海通于阴跷脉;公孙通于冲脉;足临泣通于带脉。由于这八个穴可以通达全身各经络,并且对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所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的穴位,每天都可以进行按摩。
4. 回阳九穴: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瞧,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穴真。
治疗阳气脱绝的九主要穴位,为临床急救常用的有效穴位,用于治疗晕厥、肢冷脉伏,阳虚欲脱时施术可回阳救逆挽救生命。
5. 天星十二穴:
明朝的一位医生因为用穴的方便性,以及有效性,发展了十二个穴道,在《针灸大成》中称之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十二个穴道都是在“正经”上面,而且都是 属于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络穴或大关节上的穴道等,临床应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几乎这十二个穴道,已经可用以治疗全身所有的疾病。《针灸大成》 里面收录编成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它的总诀是这样写的: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 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6. 十二原穴,可治疗一切伤痛,久年内伤:
阳明大肠合谷强, 胃经疼痛取冲阳。
太阳小肠原腕骨, 膀胱原穴京骨上。
三焦阳池胆丘墟, 肺觅太渊脾太白。
心包疾发大陵治, 肝原太冲按摩良。
少阳心经神门在, 肾寻太溪是良方。
督脉无原求百会, 任脉膻中乳中央。
每穴指压5-10分钟,用按、揉二法由轻至重。
7. 十五络穴: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知。
8. 二十四總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風池,面口合谷收。
胸腹內關謀,脅肋用支溝;痠痛取阿是,筋傷陽陵搜。
虛寒補中脘,婦科三陰交;急救刺人中,脫症百會灸。
退燒宜少商,降壓用大椎;中風十宣穴,救心刺中衝。
落枕針後谿,踝傷瀉丘墟;腹瀉灸天樞,解表尋曲池。
臂舉不自如,靈骨與太白;感冒兼重咳,風門加肺俞。
廿四總穴歌,臨床如有神;時時勤練針,發心濟世人!
9.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百邪为疾状癫狂,十三鬼穴须推祥。一针鬼宫人中穴,二针鬼信取少商,
鬼垒三针为隐白,鬼心四刺大陵岗,申脉五针通鬼路,风府六针鬼枕旁,
七针鬼床颊车穴,八针鬼市闹承浆,九刺劳宫钻鬼窟,十刺上星登鬼堂,
十一鬼藏会阴取,玉门头上刺娇娘,十二曲池淹鬼腿,十三鬼封舌下藏,
出血须令舌不动,更加间使后溪良,男先针左女先右,若逢孤穴只单通,
手足两边相对刺,能令鬼魔立刻降。
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
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
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
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
五针鬼路,即申脉(大针),三分。
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
七针鬼床,即颊车,入五分。
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
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
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
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
十二针鬼腿,即曲池(火针),入五分。
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刺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甚效。
男子先针左起,女人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
”十三鬼穴”是古代用来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所创。迨至唐代孙思邈又在此穴的基础上,”更加间使、后溪尤妙”,共计十五穴。这些腧穴,已成为历代医家主治癫、狂症的主要处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