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0|回复: 1

古今灸疗名家理论及实战总结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01

回帖

58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4
发表于 2015-6-25 16: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用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
――唐.孙思邈

2.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
――宋.窦材

3.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所宜.
――明.李梃
4.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热病得火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热益之义也,实病得火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所以灸法不虚人者。以一灼谓一壮。以壮人之法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谚云"火有拔山之力"岂虚语哉。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灸矣。
                ――明.龚居中

5.灸能散寒除毒,开郁破滞,助气回阳。
――明.张介宾

6.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温,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驱百种病邪,起沉疴之躯为康寿。
――明.李时珍
7.痰饮痞积,等证宜灼艾。凡胸腹中有痰饮,有积有痞,或胀或痛,或酸或嘈,或吐或泻,一二证,时止时作,经年不瘥者,急须猛意以图全愈。毋候他日别病相加,掣肘莫措.然治之之法,则灼艾先而药石饮。盖灼艾之功,远逾草根木皮万万也。灼艾后,唯第饮食为首务,不可饕餮厚味,致伤胃口。
――清.吴仪洛

8.隔物灸不如着肉灸。
               ――近代.赵辑庵
图片
二、灸法不兴八种原因

(1)《内经》论针灸,针居十之八九,灸不及一二。《难经》不言灸,《伤寒论》则将灸疗局限于治疗虚寒症。

(2)施救时有烟雾,且施救一般较针刺费时费事,一些医者未能以治病为重,固其不方便故舍灸用针刺。

(3)灸疗似乎不像针刺那样显得有技术性,似乎谁一看就会,有些医者不屑于用灸,视灸为小术,岂不知简单的灸疗可以起死回生,可以力挽狂澜,可以以柔克刚。

(4)许多针灸治疗学著作,言及某穴的灸量,多定主“灸3-5壮”,或“温灸5-15分钟”,如此轻微的灸量,若治些浅易病症或许尚可,若治大症,顽症则恐无逾病之期。如果缺乏经验的初学者,准此用灸,便无此体验灸法的伟效,自然就会放弃使用灸法。

(5)灸疗的见效期较长,有的一至两个月见效,有的三个月至半年才见效。

(6)对灸疗后出现排病反应,有些医生自己都拿不准,以为是灸疗加重了病情,所以不敢继续用灸。

(7)医者对灸后调养重视不够,以致于灸后对病人生活起居饮食等细节方面疏于管理,最后功亏一篑。
(8)医者自己并不自灸(直接灸6小时 以上的温灸),没有亲身体验。灸法的好处是没亲身实践的人永远不会知道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灸疗的继承和改良

笔者在学习前人灸疗经验时,参阅了大量关于灸疗的书籍,受感触最多的三本书分别是《扁鹊心书》,《太乙神针临证录》,《马氏温灸法》。其中《扁鹊心书》对于重灸不治大病,危症讲得最具体最实际。《太乙神针临床录》的养生保健篇,寻灸气海,关元治病保健的原理分析得最清晰。《马氏温灸法》对用温灸盒治病的火候和方案安排得最巧妙。所以治大病危症以重灸为主,治慢性病杂症以温灸为主。把大艾炷视为大火,武火,把温灸盒和麦粒灸视为小火,文火。治大病危症以武火为先,逐渐过渡到中火,小火,最后以小火收功。在实际临床上,二者没有明显界限,可以相互补益。

对《扁鹊心书》中窦材灸法的改良,一用催眠药(常用安定片或舒乐安定等)替代睡圣散,在灸疗前半小时先让病人服下15-25片安定片(2.5毫克每片),等病人睡下后,再开始灸疗。二用较大剂量的局麻药注射液(常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每穴注射量每次大约10毫升式)注射到灸穴上,待完全不痛后,先用大艾炷灸,之后逐渐缩小艾炷体积,大约两小时之后可以酌情再注射一次局部药,重新再用大艾炷灸。当然根据病人的耐受性和灸感的传导情况,打一次局麻药也有许多人可以坚持灸六七个小时。

在应用马氏温灸法时,笔者依据病人灸感的传导速度和范围适当加入中药来宣统脏腑,疏通相应经脉。同时也可以按照经络祛病法(下文详述)针刺相应的经穴,原穴给病邪出路,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笔者依照大灸疗法(此法载于《岳美中医案》中)和马氏温灸法,创造了一种九宫灸法(下文详述)。九宫灸法对陈寒痼冷,久病体弱的病人非常适宜。

四、灸疗与附子的关系

附子,辛甘大热,入肾命而通行十二经,生用暖肾脏,以祛寒湿;熟用补命火,以回元阳。盐水炒黑专入肾经,燥湿功胜,兼益下元。下寒上热,里寒外热之症最宜。附子为逆转阴阳之第一药,艾火灸可以透诸经,驱百种病邪。重灸脐下关元气海是治疗下寒上热,上实下虚的最佳外治方法。如今大多数疑难病证的阴阳格局都是上热下寒,上实下虚。所以重灸关元气海与附子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二者相配合可以治疗多种疑难病。
经络祛病法中明确指出阴邪从手三阴经的原穴,井穴外排为最佳途径,阳邪从足三阳的原穴、井穴外排为最佳途径。具体说也就是阴邪从手上冒出为正路,阳邪从脚上冒出为正路。还有任督二脉的阴、寒、虚邪从百会人中龈交排出为最佳途径,任督二脉的阳、热、实邪从神阙,气海外排为最佳途径。

总之,所有阴邪从手及头上外排为正路,所有阳邪从脚及脐下外排为正路。
重灸脐下(包括针刺)或服用附子剂之后,如果病人很快出现头上及手凉冷或冒凉气而脐下和脚发热,这样的病人不论何病见效均快,预后好,病易除根。
重灸脐下(包括针刺)或服用附子剂之后,如果病人头上及手易发热脐下和脚总感觉凉冷或冒凉气,这样的病人不论何病见效均慢,病不易除根。这时医患双方都要耐心坚持,继续用灸或加大附子剂量。同时配合刺激相应的手三阴经原穴、井穴以引导病邪从正路外排。如果刺激井穴、原穴时,医者能够依照子午流注的时间次序以应天人合一之机转,自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灸疗与附子剂的合理应用,病邪从正路排空后,全身上下,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百病自愈。
图片
五、灸疗病例

1.王某某,女,40岁,甲亢5年,高血压眩晕3年,长期靠服药来维持。二零零二年下旬,直接灸关元四十五壮,用时三小时,灸至全身气血通透。灸后禁止性生活3个月,同时改变了原来不良的运动习惯。次年春天甲亢、高血压症状消失,化验指标平均恢复正常,随访五年未复发。

2.冯某某,男,46岁,糖尿病三年,口渴咽干,时常头痛头晕,吃中西药效果不佳,准备用注射胰岛素来降血糖。二零零四年八月下旬,来做重灸,取中脘、关元连续灸了3天,每天下午均灸3.5个灸前小时。重灸后百日内未过性生活,未沾任何油腥。灸疗结束后三个月,连续化验血糖三次,均在正常范围,而且所有症状消失,随访三年未复发。

3.张某某,男,32岁,腹痛腹泻伴有失眠乏力5年,因久治不愈,到市级医院做结肠镜,活检,做病理确诊为结肠癌。建议手术切除部分结肠。二零零二年十月上旬,直接灸气海左天枢,左足三里,共用了7个小时,重灸时患者下半身尤其是双足冒冷风持续近4个小时,灸后半年内禁止性生活,未沾任何油腥。二零零三年上旬,灸第二次,直接气海,中脘6小时,灸后禁止性生活3个月。灸疗结束后,病人腹泻消失,大便基本正常,睡眠体力恢复正常,现随访四年,身体健壮,无复发。

4.赵某某,男,33岁,肝区隐痛一年余,谷丙转氨酶总在400—500单位之间徘徊,服大量中西药及输液无效。二零零五年一月来做重灸,取上脘、气海二次,直接灸6个小时,灸后半年禁性生活,基本吃素,每天练六字诀3小时。灸疮发开后,患者开始大量吐痰涎,平均每天吐痰在百口以上,持续了一年半。患者身体症状好转,但是谷丙转氨酶依然不降。考虑到患者的祖父及父亲均在65岁以前死于肝癌,具备特殊的遗传背景,嘱咐其继续用灸。二零零六年七月,让其在上脘,气海二穴位上每天做麦粒灸各15-20粒,40天后,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体质比灸前强壮多了。

106

主题

101

回帖

58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6: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窦材灸法节要


1、 久嗽不止,灸肺俞穴各五十壮即止,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2、 虚劳咳嗽,潮热,咯血吐血,六脉弦紧,此乃肾气损而欲脱也,急灸关元三百壮。

3、 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艰涩,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

4、 中风失音,乃肺肾气损,金水不生,灸关元五百壮。

5、 中风病,方书灸百会、肩井、曲池、三里等穴,多不效,此非黄帝正法。灸关元五百壮,百发百中。

6、 伤寒少阴病症,脉缓,昏睡自语,身重如山,或生黑魇,噫气,吐痰,腹胀,指冷过节,急灸关元三百壮可保。

7、 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三百壮。

8、 虚劳人及老人与病后大便不通,难服利药,灸神阙一百壮自通。

9、 水肿膨胀,小便不通,气喘不卧,此乃脾气大损也,急灸命关二百壮,以救脾气,再灸 关元三百壮,以扶肾水,自运消矣。

10、小便下血乃房事劳损肾气,灸关元二百壮。

11、砂石淋诸药不效乃肾家虚火所凝也,灸关元三百壮。

12、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乃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灸关元一百壮,可以免死。或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13、中消病,多食四肢赢瘦,困倦无力,乃脾胃肾虚也,当灸关元百壮。

14、腰足不仁,行步少力,乃房劳伤肾,又致骨痿,急灸关元百壮。

15、昏睡不省人事,饮食欲进不进,或卧或不卧,或不行,莫知病之所在,乃思虑耗伤心血故也,灸巨阙五十壮。

16、行路忽上膝及腿。如锥痛,乃风湿所袭,于痛处灸三十壮。

17、寒湿腰痛,灸腰俞五十壮。

18、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灸关元二百壮。

19、脚气少力,或顽麻疼痛,灸涌泉五十壮。

20、尸厥不省人事,又名气厥,灸中脘五十壮。

21、耳轮焦枯,面色渐黑,乃肾劳也,灸关元五百壮。
22、中年以上之人,口干舌燥,乃肾水不生津液也,灸关元三百壮,若误服凉药,必伤脾胃而死。

23、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也,风邪所乘之征,灸关元三百壮,若服辛温除风之药,则肾水愈涸和,难救。

24、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灸二十壮后减速一分,务要紧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子大,其灰以鹅毛扫去,不可口吹。癫狂人不可灸,及膏梁之人怕痛,先服睡圣散,然后灸之。一服止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15:59 , Processed in 0.16638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