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2|回复: 1

五脏六腑与三焦

[复制链接]

82

主题

79

回帖

45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2
发表于 2015-6-26 17: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者曰:健康、养生保健,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自己。人的身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神秘的小宇宙,以大脑为主,由心、肺、胃、肠等各个内脏器官组织构成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呼吸、进食、思考、运动和睡眠,正是由于这些组织结构能正常运转,并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关系。但是,一旦平衡被打破,人体就会出现紊乱,身体不适和疾病。如自己或是家里人身体不适时,能对身体的组织构造和生理了解,就能早一点预防,并予适当的处理。并远离妨碍健康的因素,更好地预防疾病。吾学哲学及化工的,而非医学专业,外行习医学,呵呵!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很多,让我们从无知、了解到学以致用吧。望友海涵!与朋友分享。

了解【五藏六府与三焦】
【五藏】:即心、肺、脾、肝、肾;
【六腑】:即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人體三焦
  人體的五脏六府,阴阳的平衡直接受人体三焦的管理、三焦不通疾病必丛生。三焦是统帅人體健康的总司令部,负责合理地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
三焦分为:上 中 下三个区域。
上焦:是心肺的位署,主气血能量循环、对应人体健康的--神
中焦:为脾胃的位署,主消化吸收,对应人體健康的--气
下焦:为肝肾的位置,主解毒排泄和生殖糸统的健康,对人體健康的--精;精盛--精力充沛也。
  健康的人有精气神,三焦通迖,功能协调正常。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指出﹕“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华佗祖师:“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內外左右上下之气也。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中医学将人体内在的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腑的理论称“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即内脏虽存体内,但其生理、病理的变化,征象表于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即五脏;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器官,它们的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即六腑;指胸腹腔内中空有腔的器官,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还有【奇恒之腑】是在五脏六腑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有着结构上的某种联系,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相互影响。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是心所主,但必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为作用,互为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腐熟,消化水谷;小肠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传导糟粕;膀腕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发生病变,都足以影响饮食物的传化,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以通为用。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 脏与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 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5.肾与膀肮: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内脏之间的联系很广泛,它们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络,又有功能上的联系。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以为全身的营养来源;但脾的运化,除了胃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输布,心血的滋养,肾阳的温煦,胆亦参予其间。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人体活动的整体性,使各种生理功能和谐协调、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持人体健康。
【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毛、肌肉、筋骨、精髓和气血津液等组成的一个整体。
  【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
  另外,【心包】位于心脏的外围,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径路,并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故亦称为脏。
【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肮和三焦,称为六腑。
【脏腑】是化生精血津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器官。
【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82

主题

79

回帖

45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17: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脏腑之间】脏与脏、腑与腑,还是脏与腑都是互相联系的。五脏与【五体】等组织及【五官】、【七窍】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联系。

【五脏与五体】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
【五脏与五宫七窍】的关系是: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鼻、目和耳各有两个与口称为七窍,再加“前阴”与“后阴”二窍,又称九窍)。因为五脏与五体、五官七窍相关联,所以五脏的变化,常常反映到其所属的体表组织与孔窍。

【中医对脏腑功能和病变的认识】:脏腑在中医学里不但是一个解剖的概念,而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生理和病理的概念,所以祖国医学里“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脏器”的概念是不同的。
  例如:中医学里的“心”,并不完全等于现代医学的心脏,它除了在解剖上代表心脏以外,还在生理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一些器官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祖国医学时,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现代医学,抓住它的实质进行分析研究,去芜存营,去伪存真,为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作出贡献。

阴:三焦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和气血的贯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状态下,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构成复杂的生理活动。在病理状态下,也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从生理和病理变化上反映出来。掌握这些脏腑关系的理论,对身体状况辨证,有一定的意义。

    (一)脏与腑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有互为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届阳为表,阴经属脏而络腑; 阳经属腑而络脏。脏腑在经脉上相互衔接,在病变上互为影响。

    1.心与小肠相表里:《芳心经》中“热循经移于小肠”,在临床上可见舌赤糜烂或口舌生疮,心中烦热、小便黄赤、尿道涩痛等症状。

    2.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胆汁而下注于胆,胆能储藏胆汁排泄于小肠以助消化。若湿热内蕴,影响肝或胆,都可引起胁部胀痛,胸闷,食减,黄应等症。

    3.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输而胃主受纳消化。如脾病及胃影响运输消化功能,就会出现院腹胀满、消化不良。

    4.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能输布津液,大肠主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如果肺热,肃降失常,往往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气滞郁热,亦能影响肺气肃降,而引起胸闷喘满等症。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泄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泻;大肠气闭,亦可宣通肺气以通大肠。

    5.    肾与膀腕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肮主排泄尿液。但尿液的排出则有赖于肾阳。如肾阳虚,气化失常,可导致膀肮虚寒而失约,就会出现小便淋漓不禁或遗尿等症。

    6.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心包是心的外围组织,三焦是脏腑的外围组织,其经脉互相联络而相表里。临床上热性病湿热合邪,稽留三焦阶段,表示病邪仍在气分,如果向里传变,内陷心包,出现神志昏迷等就是邪热转入营分丁。

  脏腑相表里的理论,在针刺治疗上也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手太阴肺经的哮喘病,常配用手阳明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胃皖南,常配用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久等进行治疗,都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些都是根据脏腑表里经气相通的理论来运用的。



腑与腑是六腑之间的关系。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废物的排泄等功能活动中,六腑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见六腑)。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属阴,主里;腑属阳,主表。
  通过经络相互络属,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组成脏腑表里关系:
  ①心与小肠:心阳下布小肠,则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正常,若心经有热,移于小肠,会引起小便发黄,甚则尿热尿痛。小肠有热,也可上炎于心,见心烦,口疮。
  ②肺与大肠: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保持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否则可出现胸闷气阻等。
  ③脾与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脾失健运,可影响胃的受纳和降,出现食少、腹胀、胃失和降,影响脾的升清,出现腹泄
  ④肝与胆:胆汁源于肝之余气,肝的疏泄,有助于胆汁的排泄。在病理上,肝胆常相互影响,同时受病。
  ⑤肾与膀胱:膀胱的贮尿与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若肾气不足膀胱开阖失度,出现小便不
【六腑】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
  胃的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小肠主泌别清浊。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便脓血等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
  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饮食摄入人体之后,经胃的腐熟而下传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浊。其中清者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经肾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传导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过程中,胆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气化作用,则促进饮食水谷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伤及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出现便秘;大肠燥结,便秘不通,也会使得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此外,脾胃湿热,常熏蒸肝胆,使得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胆火过盛,则会影响至胃,出现呕吐苦水等症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01:53 , Processed in 0.59223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