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之涵 于 2015-7-2 15:34 编辑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国该病发病率居世界第二,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为每年 110/10 万人口,出血性卒中发病率为(60 ~ 80) /10 万人口。虽然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致残率在卒中后存活者中却高达 80% 以上,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改善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显得尤为重要。针灸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康复训练的迅速兴起也为其康复带来了更大的帮助。笔者采用靳三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偏瘫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的针灸病房和门诊病人,符合以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 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并经颅脑 CT 或 MRI 确诊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DS)累计≥10 分; 病程在 2 周 ~3 个月之间; 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查体配合; 年龄介于 40 ~75 岁之间。 ( 2) 排除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 经检查证实神经功能缺损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心脏病、代谢障碍等疾病引起者;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既往有痴呆病史者; 脑梗塞次数≥3 次者; 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疾患者; 文盲及严重视力与听力障碍者。 ( 3) 剔除、脱落、终止试验标准: ①剔除标准: 误诊; 未按规定接受针灸或康复治疗者; 无任何检测记录者; 由于采用某种禁用的疗法,以致无法评估疗效; 采用该治疗方法有效,但患者为加速疗效,合并使用其他疗法或药物而无法判定疗效。②脱落标准: 失访; 病人自行退出; 研究者令其退出( 依从性差等) ; 虽然完成研究,但治疗次数 < 20 次。③中止试验的标准: 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者不良反应者; 设计方案或试验出现重大问题,无法评定疗效者。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 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2005),患者均进行必要的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血压: 采取个体化治疗,如氨氯地平5mg qd,等,使血压稳定在135/85mmHg 以下或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糖: 选用适当降糖药,如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 qd,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调节血脂: 根据 TG、CHOL、LDL - C 情况适当应用降脂药,如辛伐他汀 40mgqn,等;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0.1g qd; 其他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各组治疗方法 ( 1) 靳三针组: 取穴: 主穴取偏瘫对侧颞三针( 耳尖直上发迹 2 寸处为第 1 针,第 1 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 1 寸为第 2、3 针) ,迟缓瘫取手三针( 曲池、外关、合谷) 、足三针( 伏兔、足三里、三阴交) ; 痉挛瘫取上肢挛三针( 极泉、尺泽、内关) 、下肢挛三针( 鼠蹊、阴陵泉、三阴交) ; 并辅以辨证配穴: 肝阳暴亢: 太冲( 双) ; 风痰阻络或痰热腑实: 丰隆( 双) ; 气虚血瘀: 足三里( 健侧) ; 阴虚风动: 太溪( 双) ; 随症配穴: 口角歪斜加口三针( 地仓、迎香、夹承浆) ; 语言不利、吞咽困难加舌三针( 上廉泉、左上廉泉、右上廉泉) 。 刺法: 针具采用华佗牌 0.3mm × ( 25 ~ 50) mm 不锈钢一次性针灸针。颞三针,首先垂直刺入皮下,达帽状腱膜下后,以 15°角的针刺方向沿皮轻微、快速、不捻转刺入30mm,得气后以 180 ~ 200 次/min 的频率捻转 2min,曲池向少海方向深刺 25 ~35mm; 外关向内关方向深刺 20 ~30mm,合谷向后溪方向深刺 30 ~ 40mm,极泉进针时避开动脉直刺 30 ~ 35mm,以上肢抽动为度; 尺泽、内关直刺 15 ~ 20mm,为手指末端抽动或麻木感为度。其他穴位刺法参照十一五规划教材《针灸学》操作,得气后留针 30min。 ( 2) 康复组( 康复训练方案主要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规划教材《康复医学》第 3 版制定) 。 弛缓瘫: 包括以下项目床上良肢位摆放; 关节被动活动,防治关节挛缩和变形; 床上活动; 起坐训练; 桥式运动;兴奋性促进手法如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感觉刺激( 拍打、挤压) 诱发主动运动等。 痉挛瘫: 缓解肌张力; 坐位平衡训练; 坐站转换; 立位平衡训练; 步行训练; 上肢控制能力训练等。 ( 3) 结合组: 根据患者痉挛瘫或者弛缓瘫状态,选取相应的靳三针疗法和康复训练结合治疗。 疗程 疗程均为为 28 天。靳三针疗法和康复训练均为每天 1 次,每周 5 次,周末休息,共治疗 4 周。 疗效观察及评定 安全性指标①一般检查项目: 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②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③血脂、血糖、肝肾功能; ④心电图。以上检查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检测 1 次。 疗效评定指标 NDS: 包括 8 大条目,每个条目分为 0 ~6 分不等,最高 45 分,最低 0 分,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 ADL 评分: ADL 评定是康复评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定康复疗效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Barthel 指数被认为是测定常生活能力的最佳量表,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常用的评估 ADL 能力的量表,该量表包括 10 大项,满分 100 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已被广泛用于卒中的临床试验。 疗效标准: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中国)进行评分。显著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 ~100%; 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 ~ 45%; 无变化: 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或减少不足 18%; 恶化: 功能缺损评分增多 18%以上; 死亡。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百分率 = [(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