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儿 于 2015-7-13 16:48 编辑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周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因其针刺有别于传统针刺方法,不深入肌层,只在皮下,象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取名为“浮针”。该疗法于1996年由符仲华先生发明,2002年8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浮针最先运用于网球肘,经10余年的临床探索其适应症不断扩充,主要运用于治疗“局限性而非系统性,功能性而非结构性”的疼痛病症。病种涉及到软组织伤痛、慢性内脏疼痛、神经病痛和部分非疼痛性疾病,如临床常见病种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膝关节炎、胆囊炎、胆石症、泌尿道结石、痛经、慢性咳嗽等等。浮针疗法具有简(操作简单)、便(所需设备少,方便携带)、廉(费用较低廉)、验(疗效快捷、确切)、广(适应症广泛)、安(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临床特点。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刺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联系 浮针疗法是从传统的针灸疗法中发展和变化而来。符仲华博士认为,理论上两者共享相同的适应症,其对疾病治疗的机理也有一定的共性。在疗效上两者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 针具:传统针刺手法选择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针具,浮针主要运用专门的一次性浮针(1999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97246125.6)。
进针部位:传统针刺方法遵循“近取、远取和循经取穴”的原则,多选择腧穴(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进行针刺。浮针治疗不选择腧穴,而在病痛局部的周围进针,强调是在正常的组织进针而不选择病理状态的组织进行针刺。
得气:传统针刺强调“气至而有效”,认为针刺得气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先决条件。浮针疗法不强调得气,得气并非获得疗效的必要条件,皮下针刺不出现“得气”也可以取得疗效;而且“得气”感越不明显,症状消失往往越完全。
针刺深度:传统针刺往往根据腧穴所在的部位和针灸补泻的理论,进行深刺或浅刺。大多数穴位操作针刺深度进入肌肉层。浮针疗法要求所有操作只限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
行针手法:传统针刺常常采用提插和捻转等手法,内经中还记载有“赤凤迎源”、“苍龟探穴”、“烧山火”、“透天凉”等复式手法。浮针疗法行针简单,只有扫散法包括平扫和旋扫。它强调扫散操作进行的好坏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
学习浮针后的思考 针灸创新与针灸古籍文献之间的关系 浮针的发明是针灸领域又一重要的创新。它得益于对针灸古代文献中得气和《内经》中关于如毛刺、直针刺、浮刺、半刺、齐刺、扬刺、短刺等刺法的思考。张心曙教授发明的腕踝针也为浮针的问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途径。创新是一个学科发展的灵魂。作为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几千年来,针灸一直为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针灸已成为中医药国际化的先锋。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针灸已经传播至世界许多国家。国外的针灸学者在针灸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国内,由于受现代医学的冲击,针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针灸要想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求得发展,必须实现自身的创新。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就应恰当地处理好针灸创新和针灸古籍文献之间的关系。和其它的中医学科一样,针灸是一门经验学科。尽管目前许多针灸基础研究尚属于假说阶段,但从古至今针灸临床医生运用简单的针灸工具为无数患者解决病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古籍文献为针灸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是一味地钻研古籍文献的书本知识,不联系目前的临床实践,无视高新科学技术发展对针灸研究的巨大影响,显然不利于针灸学科的发展。浮针的发明正是符仲华先生在潜心研究古代针灸医籍的基础上,重视临床上对于针灸得气是否产生、得气的程度是否与临床疗效成正比的困惑,并充分运用生理生化的知识,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他提出得气感并非获得疗效的必要,而且得气和疗效没有明确效应关系。如果不重视临床实践而一味固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古训,就不会有浮针疗法的诞生。《灵枢·本神》开篇便提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素问·保命全形论篇》也强调:“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浮针疗法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聚精会神,心无旁鹜,仔细体会手下的感觉并随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的变化,又符合传统医籍文献中对“治神”的要求。笔者认为尽管浮针疗法的疗效机理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符仲华先生这种敢于变异、学古不泥古的创新精神是浮针疗法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现代针灸研究工作者值得学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