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五行养生 于 2015-8-4 15:39 编辑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较为明显的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遗留下顽固性神经痛,或疱疹发生后局部皮肤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本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年龄愈大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越大。其疼痛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有相关文献报道称PHN可持续长达10年以上。笔者采用火针加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本病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易行,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拟定。带状疱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1)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或既往有急性带状疱疹病史;(2)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3)疼痛的性质为闪电样发作痛或自发性刀割样或紧束样疼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等;(4)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感:如痒、蚁行感、紧束感等;(5)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睡眠欠佳。
纳入标准:(1)综合评定症状和体征,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的患者;(2)年龄30-80岁;(3)无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竭者,无糖尿病、血友病及出血倾向的患者;(4) 入选前1周内未针对PHN采取治疗措施者;(5)知情同意接受火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1)不符合PHN诊断标准者;(2)年龄<30岁,或>80岁者;(3)带状疱疹处急性期,疱疹未消失者;(4)属于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者:如眼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等;(5)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血友病及出血倾向的患者。
患者年龄43-78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年;发生部位:胸肋部20例,腰腹部14例,颈部2例,头面部2例,上肢1例,下肢1例。
治疗方法:(1)火针:根据病变部位,嘱患者取卧位(仰卧、侧卧、俯卧),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局部常规消毒后,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及病变部位选用合适的贺氏火针。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针,在病变部位上方约15 cm处,用火焰的外焰部将针尖及前部针身烧灼呈白亮时迅速垂直进针,并立刻出针,用干棉签按压片刻。点刺针数和深度根据病程长短和疼痛程度灵活选择(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者选用中粗针密点针刺,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者选用细中针散点针刺)。治疗后嘱患者针刺部位切勿沾水,忌生冷、辛辣、烟酒。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2)穴位注射:①药物:维生素B12(1 mL:0.5 mg)0.5 mg、维生素B1(2 mL:50 mg)50 mg。②取穴:均取患侧夹脊穴。胸背部神经痛取T1-T8夹脊穴;腰腹部神经痛取T6-L5夹脊穴;骶部神经痛取L1-L5夹脊穴;上肢神经痛取T1-T3夹脊穴。③操作:用5 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物充分混匀,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进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1.5-2.5 cm,得气后回抽无血,再把药物缓慢注于穴位中,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签压迫针孔,防止渗血、渗药。每2 d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疼痛强度分级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用一条10 cm长的VAS标尺,标尺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轻度疼痛平均值为(2.57±1.04)分;中度疼痛平均值为(5.18±1.41)分;重度疼痛平均值为(8.41±1.35)分。疗效判定的计算公式:疗效指数(n)=(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痊愈:n=100%。显效:60%≤n<100%。有效:30%≤n<60%。无效:n<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