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2|回复: 1

中医脐疗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14

回帖

65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51
发表于 2015-8-15 15: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医理疗 于 2015-8-15 15:28 编辑

       中医脐疗,又称“敷脐疗法”、’“贴脐疗法”,属外治法范畴。是指根据症情选药,研为细粉,分别选用酒、醋、蛋清、水或油类等辅料调敷于脐中,使药性循经直达病所,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突出了中医外治疗法的特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本文,就脐疗的治疗机理及作用浅论于下。
       脐疗的治疗机理
       脐疗的施药部位在脐中,深层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该处穴位名神阙。变化莫测为神,阙指要处,穴当脐孔,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名“命蒂”;名之神阙,乃因胎儿赖此宫闻输送营养,灌注全身,随使胎体逐渐发育,变化莫测,故名。本穴位于任脉之经,任脉为阴经脉气所汇聚,为诸阴之海,有充养和曾、调阴经脉气的功能,对诸阴经有主导和统率作用,而神阙穴为任脉经主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逆、和胃理肠之功能。本穴因不易消毒、易发感染,且内连重要器官,故禁针。而用药敷脐恰好弥补了本穴禁针之不足.归纳脐疗的治疗机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刺激效应脐疗作为一种穴位施药方法,同样可以起到刺激效应而预防和治疗疾病.神阙穴的重要生理功能决定了它与内脏联系的广泛性,用药敷贴该穴,取其该类药物大都辛温香燥、性走窜的性能,而达到产生强烈刺激的目的。刺激效应的产生激发了体内自身免疫功能,增强了代谢和修复能力,从而起到协调脏腑,调和气血,疏通经脉的作用。
       渗透效应脐疗施药除具有刺激作用外,更有较强的渗透作用。根据症情选用合适的药物填入脐中后,借助药物产生的刺激效应,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使药物分子进入血液循环,渗透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到调节脏腑虚实,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目的。
       应激效应当穴位的刺激,药物的渗透达到一定极限后,机体可产生非特异性良性刺激,激发了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通过神经—体液的一系列调节,使机体防御免疫机能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从而促使疾病达到愈合目的。
       如上所述,脐疗的治疗机理是中医经络理论与药物刺激、渗透、激发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药物在神阀穴内的刺激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渗透效应经经络传入体内,以激发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综观本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本法与内服法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功之妙,更有内服法不及的诸多优点,值得进一步从治疗机理上深入研究。
       脐疗的治疗作用
       脐疗作为中医古老的一种外治方法,历千年不衰,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这说明了它疗效的确切性。对于贴脐疗法与经络反应的原理,目前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从临床实践的观察和一些实验的结果,已对阐明这些作用的原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归纳脐疗的主要作用有以下。
       收敛止汗采用脐疗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气血津液不再进一步耗散,临床本法多用于自汗、盗汗汗为阴液,为任脉所统摄,心脉所主宰,肺气所敷布,肾气所调节,若心、肺、’肾功能失调,任脉失统,均可导致营卫失调,揍理不固,发为自汗或盗汗。用药物敷脐,通过神阙穴调节心肺肾之阴气,泄阴火,固阴精,使心肾相交,虚火下移,营卫调和,腠理固密,汗出自止。张氏用朱砂3克,五倍子9克,共研末备用。用时先将脐心洗干净,然后将药末放入脐中,用大块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各种盗汗症收到满意效果。
       通窍泻水   正常水液的代谢是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协调的结果,若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即可导致水液储留,发为水肿等病。内服中药虽然对水肿有良好作用,但对于一些久病不任魁伐者,或汤药难进者,用药物贴脐治疗疗效甚佳。杜氏根据脐乃人体出生前摄取天然清气和水谷精微,排泄代谢产物之通道,皮内血管丰富,通透力强之理,用制甘遂、冰片各6克,研末填脐,外用庸香追风膏固定,用于治疗因心力衰竭而引起的下肢或全身浮肿,正气极虚而邪气炽盛的危重症,收到满意效果。认为该法能调达气机,使紊乱的升降出入功能恢复正常,水邪得去而正气不伤。
       温通利尿   脐疗具有温通利尿作用,已为古今中外医家所推崇,其机理在于借助药物刺激神阙穴,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使药物分子进入血液循环达到病所,而起治疗作用。凡因寒凝、惊恐、气滞,或因病气虚、气化失常、开阖失司、水道不通所引起的尿储留,可用本法宣通上下,通达表里,调畅气机,通调水道,开闭塞而利小便。陆氏介绍用甘遂30克,甘草6克,研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于脐中,每日换药1次,治疗尿潴留收到明显效果。
       温阳行气阳气乃人生之根本,气行则脾胃升降有常,传化有度。阳气不足则脾阳不运,升降失常,产生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治宜温阳行气。张氏用温阳固涩行气膏(吴茱萸、白胡椒、五倍子、厚朴、枳实、青皮各6克,丁香3克)外敷脐部,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长期腹胀、腹泻、肠鸣不通、久痢、便秘、腹痛的大人或小孩,收到满意疗效。指出该方能温中散寒,行气化湿,温阳降逆。
       化瘀行水   脐疗有化瘀行水作用,久病瘀留,瘀阻则水停,瘀水内蓄,影响气机流畅,血运障碍,出现腹大如鼓,腹皮脉络暴露,皮色苍黄等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陈氏以化瘀行水为法,用麝香温脐散(麝香0.6克,阿魏、硼砂各6克,白酒500毫升,猪膀胱1具)外敷脐部,方法是将上药共研细为末,与白酒同放进猪膀胱内,用细线扎紧外敷脐部,固定3天即可见效。共治疗肝硬化腹水巧例,其中14例显效,1例无效。
       通腑泻热    术后由于麻醉、手术操作和原发病的影响,临床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胀、吐、闭等阳明腑实证候。侯氏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和脐疗的脏腑经络相关学说理论,用通腑软膏(炙甘遂6克,生大黄3克,冰片1克)外敷脐部,每日2次。通过对腹部手术后68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观察,表明用药组较未用药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提前26小时,排便时间提前32小时,恢复进食时间提前36小时,胃肠减压时间及输液量也相应减少。从而证明脐疗具有通腑泻热作用。
       温肾缩尿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职司二便。小便遗溺多为先天察赋不足,下元虚寒,不能温养膀胱,气化失司,不能制约小便所致。治疗宜温肾缩尿,吴氏用三子散(五倍子、五味子、覆盆子、桑螵蛸、益智仁、补骨脂各10克,肉桂5克)外敷神阙穴。方法是将上药烘干研末,装瓶密封备用。每次用药末5一10克,加米酒调匀,外敷脐部,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共治疗小儿遗尿症162例,其中男89例,女73例。用本法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141例,好转17例,无效4例,说明脐疗具有温肾缩尿作用。


119

主题

114

回帖

65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51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5: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活血止痛   女子以血为本,血赖阳气推动,以行经血,气充血沛,气顺血和,则经行通畅,自无疼痛之苦。若气滞血瘀,寒阻经脉,则使经行不畅,不通则痛。治宜活血止痛,潘氏介绍用痛经散(肉桂、延胡索、细辛、小茴香各等份)外敷脐部。方法是将上药共研细末,用温水或黄酒调成糊状,并加二甲基亚砜数滴和匀,敷脐部加温,于经前3天,每日1次,治愈为止。共治疗痛经57例,结果:显效35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1%。肯定了脐疗的活血止痛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17:05 , Processed in 0.38533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