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6|回复: 1

火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141

回帖

77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5
发表于 2015-8-17 15: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曦 于 2015-8-17 15:48 编辑

       面肌痉挛是指面部的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不规则抽搐,本病初起之时多为眼轮匝肌或口角间歇性抽搐。逐渐缓慢地扩散至一侧面部的其它面肌,严重者可出现整个面部的肌肉剧烈抽动,遇精神紧张、烦躁、疲劳、失眠时痉挛加重,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美观与自信,并极易引起患者焦虑,进一步加重病情。近年来笔者通过火针治疗该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门诊与住院病例,根据症状轻重分为三个等级:轻度:眼睑或面颊、或口角单部位跳动或抽搐,幅度小,发作次数少,无功能障碍,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中度:症状明显,抽搐部位及幅度较大,发作次数较多,轻度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生活;重度:抽搐频繁,整个面部肌肉均抽搐,幅度大,眼裂变小,视物障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诊断及纳入标准:诊断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准则,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所有患者行脑电图和头颅CT等检查排外癫痫及占位性病变。因火针易诱发感染,剔除糖尿病患者。

      疗效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面部肌肉抽搐消失;(2)好转:面部肌肉抽搐次数明显减少,幅度明显减轻;(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治疗方法:(1)取穴:局部取穴:阿是穴(观察痉挛发作部位起止点),承泣、太阳、四白,下关、迎香、地仓、禾髎、颊车;远端取穴:中脘、双侧太冲、三阴交、阴陵泉;(2)针具:师怀堂新九针中师氏细火针;(3)操作方法:穴位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术者用酒精灯将火针烧红至白亮后迅速点刺穴位,面部深度为25mm,远端05l寸,出针后助手用75%酒精棉迅速按压;(4)隔日治疗一次,5次一疗程。

       所有病人拟治疗3个疗程,如疗程未完成病人提前痊愈,可结束治疗,纳入病例一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从治疗疗效来看,47例患者中,痊愈24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

      从轻、中、重病程的疗效来看,轻度患者10例,痊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0.0%,中度患者29例,痊愈16例,好转1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1%,重度患者8例,痊愈2例,好转6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

         面肌痉挛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有人推测其病因可能是中枢神经通路上受到病理性刺激的结果,也有人认为面神经水肿或因神经变性产生纤维人工突触所致,还有人认为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是颅内血管压迫。西医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是给予安定、利眠宁或苯妥英钠以及大剂量维生素;对重症行酒精或药物封闭、面神经减压术等,但往往致使患侧表情肌呆板、瘫痪进而萎缩,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

      祖国医学认为面肌痉挛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正气不足,腠理空虚,标实为风、寒、湿、瘀。《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风邪属阳,其性主动、主升,风邪伤人多伤及头面部位,该病病位在面部筋脉。寒邪是本病的重要诱因,因寒性收引拘挛,从而导致局部气血凝滞,脉络闭阻,筋失血养。风寒之邪日久则寒湿内生,气血凝滞,而致痰瘀交阻。风邪、痰湿或瘀血雍阻面部筋脉,导致气血阻滞,失于营运,经筋失养遂致局部肌肉抽搐;疾病初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血虚生风,或肝肾阴虚,阳亢风动而发。



140

主题

141

回帖

77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5: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燔针以取痹也”。《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由于人身之气血喜温而恶寒,血气遇寒则凝滞不通而生诸疾,以火烧针。借助火热之性振奋阳气,驱除阴寒之气,以消瘾散结,益肾壮阳,温中和胃,升阳举陷,使气血得温流通,则其病自灭。穴取阿是穴以疏通病变部位的经络气血,加强局部血液供给而濡养筋脉,并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作用,最终可使风寒得祛,筋得血养柔而不拘.面肌收缩、拘挛抽搐之症自除。“面口合谷收”,取合谷、足三里调节手足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以濡润面颊,取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以疏肝理气、阴陵泉以化痰除湿、三阴交以活血化瘀。局部远端取穴配合,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共收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濡养筋脉、熄风止痉之效。经络理论认为,面肌痉挛的病位在阳明经分的经筋皮部,皮部为络脉之气散布所在,经筋受经脉与络脉气血的灌注、濡养,故本研究采用面部火针浅刺之法。《针灸大成·火针》云:“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目前,针具及操作的改进临床许多病证的治疗已经打破了面部忌用火针的禁忌,火针面部操作必须稳、准、快,选细火针,酒精灯将火针烧红至白亮后迅速点刺穴位,术后忌水,可有效避免留瘢痕,故可放心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4 06:12 , Processed in 0.26616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