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经常便而不畅的一种病症,或作为兼伴症状在多种疾病中出现,或作为主证构成独立疾病。发病率约4% ,女性发病率则是男性的4 ~6 倍,老年人发病更高。中医认为便秘是由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失司引起的,同时与脾、胃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西医主要从肌肉、神经、原发疾病等方面来认识。中医治疗便秘的法则不离“以通为用”的准绳,方法众多,而脐疗具有易于推广、成本低廉、无痛无创伤、疗效持久、复发率低等诸多优点。本研究从文献的角度总结脐疗治疗便秘的用药药味规律,以期为临床的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纳入标准:有关便秘病证用到脐疗治疗而又明确提出用药的古籍条文: 明确运用中药、中成药或中西药合用进行脐疗治疗便秘的的现代文献都予以纳入。
排除标准:①便秘作为兼症或者次要症状者。②综述类的文献。③某些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调制赋形剂时,予以排除。
在《普济方》中就有关于脐疗的描述“用甘遂为末,以生面调为糊,摊纸上,掺末在上,涂脐上,以手揉按之,立通。若用田螺捣烂填脐中,亦妙”。由此看来,脐疗在古代就用于治疗便秘。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临床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辨证用药。
《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伤寒论·辨脉法》曰: “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热则寒之,寒则热之”,阳结者多用寒性药物,阴结者多用温性药物。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 泻火存阴) 等作用。病机多为热结肠道,耗伤津液,肠道失润,而致便秘。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称其为“燥结”。苦味药能清热泻火、通泄大便、泻火存阴,清泄胃肠火热、火去则阴津复,肠道润泽,大便乃通。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兰室秘藏》曰: “治大便难,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燥秘,气不得下。治在幽门,以辛润之”。气机郁结,而致谷气不行,大便秘结不出,用辛味药能行气行血,气行则便自通。经研究发现,便秘不能单用苦味药急攻下,应配以辛味药行气行血。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黄帝内经》云: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杏仁润物也”。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脾气虚则无力运化水谷,水谷在体内停聚时间过久则造成便秘。甘味药能补中气、和脾胃,中气充沛、脾胃调和,则大便通畅。咸味“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