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确诊患者,年龄 23~60 岁;病程最短 24 天,最长 15 年。
诊断依据:①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每周至少发生 3 次,并持续 1个月以上。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影响工作学习,又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 6 分以上。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自拟解郁丸:柏子仁100 克,酸枣仁 100 克,远志 80克,茯神 80 克,合欢皮 80 克,百合 80 克,五味子 80 克,白芍 50克,柴胡 30 克,郁金 30 克,浮小麦 100 克,大枣 80 克,甘草 50克。共研末炼蜜为丸,每次 6 克,每日 3 次,连服 4 周。
平衡针治疗:取穴:失眠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间)采用长 40mm 一次性无菌毫针,局部常规消毒,平行进针,以针刺正中神经后产生中指或食指麻感为主,获得针感后立即出针。每晚临睡前针刺 1 次,连续针刺 15 天。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PSQI 6 分以下;有效:临床症状减轻,PSQI下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PSQI 无降低或反而增高。
经治疗,30例患者中,痊愈:24 例,占 80%;有效:6 例,占 20%。总有效率达 100%。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不寐原因虽多,其病机不外邪实、正虚两端。无论有邪之实证,或无邪之虚证,终归于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与肝、胆、心、脾关系尤为密切。因此,运用中药重在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宁心安神。平衡针疗法是通过针灸作用于穴位的良性刺激,亦即通过神经经络系统的信息反馈效应,激发患者机体内在潜力,调节脏腑及营卫气血,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或保持自身动态平衡。平衡针刺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同时,还有快速起效的特点,当天针刺即起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