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海拾贝 于 2015-8-27 15:58 编辑
眼针疗法是一种微针疗法,临床应用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收效显著等特点。这种针刺疗法已经在我院应用30余年,在我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特别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很好的效果。我们过去的工作证明:以眼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能明显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脑血流灌注显像,作为一种对大脑各局部血流量评估的灵敏检测方法。能动态地显示大脑各局部血流灌注的状态,经图像处理重建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显示脑血流的分布和变化。为了确切评价单纯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探讨眼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机理,而设计了本文观察方案。
患者均为医院针灸科病房收治的急性单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年龄在40一75岁之间,男女不限。梗死部位为单侧皮层区或基底节区,发病后2周以内,经脑部CT或MRI证实。中医诊断:中风。辨证分型:中经络(阴虚阳亢型)。中医症状积分10一24分。
治疗方法:按标准纳入病例30人,随机编号、记录观察项目,采用自身对照,先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并记录结果,既可施针,出针后即刻再行SPECT检查并记录结果,做针刺前后对比。
实验方法:(1)接受99mR—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前两天,停用影响脑血管舒缩功能的药物。
(2)显像剂t为双半胱乙酯(1,l—EthylCysteinate Dimet,L,L—ECD)药盒,由上海复旦大学红旗制药厂提供。用新鲜99mTc04淋洗液标记,放化纯度>90%。
(3)显像仪器:Starcam 3200i XR/T型SPECT。
(4)SPECT显像方法:病人静脉注射99mTc—ECD前30分钟常规口服过氯酸钾400 nag,以阻断脉络丛对99mTc04的摄取。
(5)信息采集:将新鲜的99TC04注入ECD冻干品瓶中摇匀,静止10rain即可成功标记为脑灌注显像剂99Tc—ECD。99Tc—ECD标记物具有性能稳定,脑内摄取量较高且滞留时间长,血液中本底低、清除快,图像质量高等优点。99mTc—ECD静脉注射后30分钟进行信息采集,病人仰卧,固定头部OM线垂直于地面,房间安静,光线暗淡.采集矩阵64×64,探头旋转360°,每60一帧,共采集60帧,每帧计数约100K。总计数共6M。原始数据经计算机归一化后,重建横断、冠状、矢状三维断层图像。
诊断标准:断层图一或多处出现放射性分布明显减低,范围大于15 cm×15 cm,累及2个以上层面为阳性。放射性分布弥漫性减低,脑室及白质区域扩大,基底节间距明显加宽为阳性。结果由两名以上核医学医师做出诊断。
图像半定量分析 放射分布减低可疑时,以病变区与对侧相应区域的感兴趣区(ROI)计数之比,即摄取比值作为半定量分析的指标。采用感兴趣区模型分析法,在常规横断面上,将健侧半球与患侧半球对称分为上额(1、2),颧(3、4),下额(5、6),颞(7、8),颞顶(9、10),顶(11、12),基底节(13、14),枕(15、16),视皮质(17、18)18个区域,单数代表健侧区,双数代表患侧区。先取患侧ROI,对称选取健侧区域。其中上额与顶区取自横断面层面T10,余则取自T6。摄取比值=病灶ROI计数/对侧相应区域ROI计数.正常摄取比值在0.9一1.10之间,大于1.10或小于0.9均为异常。本试验取眼针前显像放射性分布异常的3帧横断面图像由计算机自动勾画ROI,左右相对应的面积相同,摄取比值=病灶ROI计数/对侧相应区域ROI计数。对眼针后同一放射性减低区的ROI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求出摄取比值,再以眼针前比值比眼针后比值。患者针刺前后两次的脑血流量对比有显著变化。即针刺后病灶处局部脑血流量较针刺前明显增多。肉眼可见针刺后在病灶处至少连续两个层面呈放射性分布浓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