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晨曦 于 2015-9-1 16:20 编辑
痛经是一种以经期、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腹痛,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外治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其疗效肯定,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而以脐疗为代表的外治法,以其简、便、效、廉、捷等诸多优点,为临床治疗痛经所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历代有关脐疗治疗痛经的文献资料,结合痛经的病因病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索、统计、分析,找出常用辅助药物,总结辅助药物的作用,为脐疗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古方主要来源于自秦汉至近代的650本中医古籍,涉及本草、方书、综合性医著、医案、医论、医话等著作;主要中医古籍来源包括《五十二病方》、《金匾要略》、《针灸甲乙经》、《理溣骄文》等有关脐疗的古文献。
凡是含有“经行腹痛,、“痛经”等描述妇女月经相关词语与“腹痛”同时出现的,并且以“脐”或“神阙”为主穴的敷药治疗方法,包括各种灸法如隔盐灸、隔姜灸、隔附灸等以及药物填脐、蒸脐、熏脐、贴脐等法,即予以收录。
脐疗治疗痛经常用的辅助药物中前四位的是:酒、醋、冰片、盐。
酒:“酒为百药之长”,酒与医药的结合,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素问·汤液髎醴论篇》云:“古圣人之作汤液髎醴者,以为备耳”《本草纲口》注:“酒,性味苦、甘、辛,性热,有毒,主治:通血脉、壮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消忧发怒、宣言畅意”。陶弘景谓之曰:“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现代医学资料表明,酒有营养机体、促进消化、改善循环、畅达情志、延年益寿等作用,适当饮酒,可通络祛风、舒筋活血、驱寒暖身、消积健脾、安神镇静,具有一定的治病保健的功效。
醋
醋,既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也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药物。以醋入药,古今有之。中医总结出它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之功。《普济方》中以醋煮三棱丸治疗积聚年久;《医学入门》以醋鳖丸治疗癥瘕痞块《伤寒论》中以苦酒汤治疗咽中生疮、声嘶《金匾要略》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疗身肿黄汗等。今有以醋防治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的诸多病案,无不体现出醋的药用价值。
冰片:冰片又名“龙脑”,是龙脑香树干经蒸馏所得的结屏,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的功效。药性辛香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能散一切风湿。正如《唐本草》记载:“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 《本草纲目》称其能“通诸窍、散郁火”,而《本草衍义》认为其作用特点为“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现代研究表明,冰片除了具有抗菌、抗炎、止痛的功效外,还具有促进血脑屏障开放、促进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保护脑缺血、诱导肝微粒体酶等作用。
盐:本文所收集方剂中大多使用的是大青盐。大青盐原名戎盐《五十二病方》中已供药用。其咸寒无毒,归心、肾、肝、肺、膀胱经,寒能泻热凉血,咸既能散结,以除五脏庙结、心腹积聚,又能引诸药入下焦肝肾,走血分,直达病所。
促进药物作用发挥,增加药物效应
脐疗治疗痛经的方剂用酒调和药末,既可行药势、增药力,使理气行血、温经散寒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又可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此外,中药的多种有效成分都易溶解于酒精之中,酒作为一种有机溶媒,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
脐疗中多以醋调和药粉成糊状,除其本身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功外,还可引药入肝,增强药物的疏肝解郁、散瘀止痛作用。《本草经疏》云:“醋入肝,肝主血" ,《本草汇言》亦云:“凡诸药宜入肝者,须以醋拌炒制,应病如神”。中药中延胡索是脐疗治疗痛经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其主要成分是延胡索乙素、去氢延胡索甲素等,是具有止痛和镇静作用的生物碱,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药材中,难溶于水。为了提高疗效,宋代就开始采用醋炙品,经过漫长的实践发现经醋炙后,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与醋酸结合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煎煮时易于溶出使生物碱含量增加,实验表明:生延胡索水煎液中的总生物碱含量(相对值)为25.06 %,而醋延胡索即为49.33 % ,止痛作用明显增加。
冰片较少单独应用,常用作“引药及佐药”,其在脐疗治疗痛经方剂中也是如此“引药”的作用能减少其他药物使用剂量,增加药物效应。
盐水通过对中草药细胞较强的穿透力,增加了药物成分的溶解度,起到了很好的增溶作用,从而增加了药物成分的煎出量,起到增强疗效的目的。例如与红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同用,能使其功效较强,对于经血中经常出现血块的证属寒凝胞宫的痛经患者效果更好。车前子中的有效成分总黄酮经盐制后,通过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酣成分的含量高于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