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宝 于 2015-9-14 16:34 编辑
锁骨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常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但无运动功能限制,无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常与颈型颈椎椎前不见古人或颈背肌筋膜炎混淆。笔者采用铍针治疗锁骨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患者年龄最小26岁,最大58岁,平均34岁。均为伏案工作或计算网络从业人员。患病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3年,平均1年3个月。治疗前曾以颈椎病为临床诊断者76例,以颈背肌筋膜炎为临床诊断者42例。
铍针的设计与构造 铍针为钦合金材料,直径0.3 - 0.8mm,全长5一8c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线长0.3-0.8mm。
诊断依据:①颈项部及肩胛部肌肉不适、发紧、发板,以钝痛、酸痛为主,可影响肩臂部,上臂部甚至出现后头不适,可因受凉或伏案工作后加重,有时可出现根性痛及放射痛,患例锁骨上神经支配区可见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②检查时可见患者肩胛内上角有明显压痛感,多伴有硬结和条索状物,部分患者有剥离感。触诊颈项肌感僵硬、痉挛而不松驰。颈椎活动范围可受限,亦可见强迫性头位、单侧发病者,颈项偏向患侧,其它检查无明显异常。③颈椎X线片一般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铍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的关键在是定位准确。选取肩胛骨的内上角为骨性标志进针点。因为肩胛同遥活动范围较大,所以一定要在固定好体位后再寻找痛点,作皮肤标记。患者取坐位,头伏于桌面或椅背,定位准确后做好皮肤标记。常规消毒皮肤,用弹刺法或点刺法进针,进针方向垂直肩胛骨内上角骨表面。进针深度可进入肩脾提肌的腱附着点。该部位皮肤较厚,以双手持针点刺法进行较稳妥。行线式或多点式松解3-5针。患者多感觉局部酸重胀且向颈部或背部放散,将针提至皮下,按压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出针,灭菌敷料按压局部2-3分钟结束治疗。保持局部干燥清洁24小时。铍针松解每周1次,一般需治疗1-3次。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受损神经支配区无疼痛,无感觉异常,无压痛,张力治疗前后下降显著,功能完全正常。显效:受损神经支配区无垮痛,无感觉异常,有轻压痛,张力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功能不受影响。好转:疼痛感觉异常、压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张力较治疗前下降。无效:症状体征张力较治疗前无改善。
本组118例患者,随访时间1-46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治愈64例(占57.1%),显效36例(占32.0% ),好转8例(占7.4% ),无效4例(占3.5% ) 。总有效率97.15%。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作为新病名以往未见正式文献报道。对一些顽固性软组织疼痛为主的病症,往往归属于劳损或肌筋膜炎的范畴,但疗效常常不佳。
由于各种原因如肢体长时间维持一种皮神经受压或受拉的姿势,或工作中反复受压、磨擦、或外力损伤,可使韧带、筋膜因损伤而出血、炎症肿胀、疤痕形成等病理状态下,骨纤维孔会变形、狭窄而挤压通过的神经。周围皮神经卡压后,早期局部缺血,致血一神经屏障破坏,微循环障碍,导致神经内水肿,不断反复的损伤,可在局部造成反复的的缺血一再灌注。研究表明:缺血一再灌注和急慢性炎症,自由基产生过多,造成组织细胞的慢性损伤。继而出现结缔组织变化,神经外膜增厚、神经束间结缔组织增生。最终使神经束变硬、变窄,不能完成其生理功能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锁骨上皮神经由颈3神经前支、颈4神经大部分组成,从胸锁突肌深面向后下方穿出,行于颈阔肌深面,至锁骨附近穿至皮下,分布于颈下部侧面、肩部的皮肤。长期处于潮湿、阴冷的工作环境中或从事会计、文书工作或长期操作电脑等,长期低头工作姿势会造成颈肌痉挛,深筋膜增厚,炎症渗出,粘连而压迫锁骨上皮神经。锁骨上皮神经在胸锁骨突肌后下部穿出深筋膜。由于锁骨上皮神经比较粗大,且穿出点周围的结缔组织较厚,较坚韧,结缔组织的病变会压迫锁骨上皮神经,产生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
锁骨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属于中医“颈部伤筋”的范畴。多因感受风寒湿邪,癖阻经络。或急慢性损伤,局部筋脉气血癖滞不通而产生本病。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痛(颈椎病),也可表现为颈僵硬及颈肌痛,且颈椎病有较明显的骨关节改变,且颈椎病多有活动时开始痛,活动后逐渐缓解,无固定肌痛等特点可与锁骨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进行鉴别。
解释软组织压力造成的皮神经卡压:致密的深筋膜表面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好像充满了水或空气的所球,各种感觉神经纤维的末梢分布在这个气球的表面,当气球内的气体或液体增多,压力加大时,气球的体积增大表面张力也随之增大,分布在其表面的神经纤维末梢也被动受拉,产生了各种疼痛及感觉异常。如果应用某种方法戳破这个气球的表面,这个封闭系统的边界条件被打破,其表面张力也就降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