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年龄最小者l2岁,最大者50岁,平均年龄36.7岁;发病时间最长者15年,最短者半年;其中月经先期17例,经期延长11例,月经过多19例,月经先期伴经期延长12例,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20例,月经先期伴经期延长、月经过多14例,经间期出血7例。
治疗方法:均采用以“阴三针”为主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阴三针”穴位组成:关元、归来、三阴交。辨证加减:气虚加足三里、脾俞健脾胃、益气血;血虚加血海、脾俞令气血生化之源旺盛;肾虚加肾俞、太溪调补肾气;气郁加太冲、期门疏肝解郁;血热加行间、地机泻血分之热;虚寒加灸神阙、命门温通胞脉、活血通经。
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30号1.5~2.0寸毫针。关元直刺0.8~1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外生殖器及会阴部。手法用平补平泻法或捻转补泻法。归来:直刺1.0~1.5寸。或向耻骨联合处平刺1~2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腹部及外生殖器。手法用平补平泻法或捻转补泻法。也可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min。三阴交: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可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胀感扩散至膝关节和股内侧。手法用平补平泻法或捻转补泻法。其它配穴均采用常规刺法或灸法。同时配合中药内服以丹栀逍遥散为主方,基本处方为:丹皮、栀子、茯苓、白术、升麻炭、乌贼骨、生地、煅龙骨、煅牡蛎各12g,白芍、旱莲草各15g,柴胡10g。根据伴症酌情加减,1d1剂。
疗效标准:显效: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恢复正常,经间出血1d内停止,连续3个月以上未出现反复;有效:虽达到前述效果,但在1个月以后又出现反复,再结合本方法治疗而恢复正常;无效:病情无改变或加重。
经治疗,100例患者中,显效79例,占79%,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典型病例:患者王某,女,30岁。婚后月经不调3年多,往往提前1周以上,量多、色紫红,少腹疼痛连及胁肋,两乳作胀,面部黄褐斑增多,纳差,舌紫暗,脉弦数。妇检正常,性激素全套检查正常。乃求治于针灸。证属肝气郁结,气血冲任失调。治宜疏肝理气,清热调经。取“阴三针”为主方,配太冲、期门、行间、地机、血海。行提插泻法,每日1次,留针30min,10d为1疗程。配合上方内服,经2疗程治疗,患者经期、经色、经量等趋于正常,面部黄褐斑也明显减少。随访3月月经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