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1|回复: 1

颈源性头痛的火针治疗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19

回帖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47
发表于 2015-10-19 1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幻紫 于 2015-10-19 16:22 编辑

      随着人们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日渐升高。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报道较多,而火针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甚少,为观察针刺加火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寻找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笔者采用针刺加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平均(418);病程最短20天,最长14个月,平均(7.114. 94)个月;头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7. 441. 26;有骨性病理改变者43例,无骨性病理改变者47例。

      诊断标准:颈枕部或/及肩部症状和体征。a.下列情况可使头痛症状加重:①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非常规体位时;②在头痛侧的上颈或枕肩部压迫时;b.颈部活动受限;c.同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或偶有上臂的根性痛症状。若患者的症状符合a点即可确诊,而仅有bc点还不足以确诊,同时出现bc点,则可明确诊断。若a}b}c 3点同时出现,则确诊无疑。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除外其他疾病;③能坚持按疗程治疗;①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疾病;③精神病、癫痈患者;①有脑和脊髓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患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骨性病理改变判断:患者需经颈椎的X线或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若提示有颈椎生理弯曲变直,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缩小等阳性表现者统称为有骨性病理改变者,影像学检查提示未见异常者统称为无骨性病理改变者。

      治疗方法:选穴:百会、完骨(患侧)、风池(患侧)、天柱(患侧)、颈夹脊穴(C2C4椎棘突旁开0. 5寸,双侧)、阿是穴。

        操作方法:①火针操作:患者取俯卧位,首先用浸润过龙胆紫的棉签在以上所选的穴位上做标识,若穴位在头上,要将头发分开,暴露出头皮,以保证火针进针时的准确,然后用安尔碘皮肤消毒剂清洁皮肤,医者左手用比血钳夹住95%乙醇棉球(捏干),点燃棉球并使火焰靠近针刺部位,距针刺部位10-15cm,医者右手以握笔式持贺氏火针(直径为0. 8 mm、长为40 mm),将针尖针体伸入火的外焰,将针体下1/3烧至通红,迅速刺入穴位,并敏捷地将针拔出,若有血或液体从针孔溢出,可用干棉球擦拭针孔。火针针后即刻在以上选穴行针刺治疗。②针刺操作:选用一次性0. 25 mm X 40 mm华佗牌毫针,75%乙醇常规消毒穴位,百会,针尖向前平刺20 mm;风池,向同侧目内毗方向斜刺30 mm;天柱穴直刺20 mm,不可向内上方深刺;完骨穴向乳突方向斜刺25 mm;阿是穴直刺20 mm;颈夹脊穴直刺25-35 mm。注意:治疗当日患者不要洗澡。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拟定。痊愈:头痛完全消失,伴随症状、体征消失;显效:头痛程度明显缓解,伴随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好转:头痛程度减轻,伴随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

   

115

主题

119

回帖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幻紫 于 2015-10-19 16:22 编辑

VAS评分方法: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也无麻感,"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或麻木。将标尺有刻度的一而背向患者,让患者在标尺上标出代表自己疼痛或麻木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其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分。



    经治疗,90例患者中,痊愈67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6%;治疗后有骨性病例改变者有效率为93.0%,无骨性病理改变者有效率为97.9%。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有骨性病例改变着的总复发率为43.5%,无骨性病例改变者的总复发率为14.8%,表明针刺加火针对无骨性病例改变的患者疗效更持久。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或双侧反复发作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头痛多偏于一侧或双侧交替发作的单侧头痛(若颈部两侧结构同时受累,头痛偶可为双侧),极少为全头痛;头痛起于颈枕部,可沿颈枕放散到顶颗部,少数发生在前额或眶上,以颈枕部疼痛最严重,颈部运动、咳嗽、劳损会加重头痛;颈部活动受限;症状发作或加重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周;初期,头痛多呈阵发性,以后则变为慢性波动性头痛;疼痛多为跳、刺、胀、烧灼样,亦可为刀割或放射性牵扯样痛,平时为慢性隐痛或麻木酸痛;头痛常伴耳鸣、眩晕、听力障碍、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症状,少数有眼部胀痛或眼球内陷感,瞳孔不等大,流泪,结膜充血;头痛有许多激发点,位于头夹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以及枕下诸肌(C1-C3支配)。1983年Sjaaste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并于1998年提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迅速得到各学科专家的重视。目前关于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原因存在着以下不同的观点:①解剖汇聚理论;②机械刺激学说;③炎性水肿学说;①肌肉痉挛。



    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扩血管药及肌肉松弛剂,疗效不理想者则采取神经阻滞疗法与口服药联合应用,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胃肠道反应、血糖血压一过性升高、药物过敏等,使得许多患者放弃了这种疗法。针刺治疗既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又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取腧穴均在太阳、少阳经脉,这些穴位恰恰是诱发头痛的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在头部的解剖分布所在,笔者在这些穴位采用针刺加火针的双重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了95. 6%的疗效。



    尽管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在颈源性头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研究表明:C1 -C3脊神经离开椎管后大部分走行在颈部的肌肉组织内,其分支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成为颅外对痛觉敏感的主要组织结构。1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有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颈项部受凉史,从而使颈部肌肉组织收缩而继发痉挛,引发组织缺血肿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神经周围组织的缺血可引起神经的缺血,组织的肿胀可压迫神经,组织因受损而产生的炎性物质刺激着神经,从而引发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①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从而解除肌肉、筋膜的痉挛,有利于炎性物质和代谢(致痛)物质的吸收和消散;②针刺后可使机体内产生某些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如中枢性5-轻色胺和乙酞胆碱增多、血中内源性阿片肤含量增高;③针刺后提高机体的耐痛阈。因而单纯针刺疗法亦取得84. 4%的疗效。



    针刺加火针组的疗效比单纯针刺组高,其可能的原因:①火针比毫针粗,尽管它快进快出,但它瞬间刺激强度大大超过毫针,所以“通”的作用更强;②火针具超高的温度,可以使收缩的血管迅速扩张,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因此火针“温”的作用是毫针所不具备的;③在疼痛较为明显的部位施以火针,毛细血管里疲滞的血液、组织中的渗出物就会从火针孔溢出,可直接发挥祛疲消肿的作用,因而火针散疲之功比毫针更胜一筹。



    针刺加火针对于有、无骨性病理改变的颈源性头痛均有较好的疗效,这是因为颈源性头痛发生的根本是神经受到了刺激和压迫,而与颈椎的骨性改变无直接关系,针刺加火针恰恰是改善了神经组织的内环境,因而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表5提示无骨性病理改变者疗效更持久,有骨性病理改变者远期疗效不理想。经随访调查发现颈部肌肉的疲劳、受凉是导致颈源性头痛复发的诱因,而颈椎的病理性改变是根本原因,有了这根本原因患者的颈部肌肉更加不耐受疲劳与寒凉,从而导致疾病的复发。由此提示以后在临床工作中可多向患者做一些如何保护和锻炼颈部肌肉的宣讲,来巩固己取得的治疗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7 17:59 , Processed in 0.38827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