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8|回复: 1

面神经麻痹的面三针治疗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33

回帖

67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5-10-20 1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三针”是靳瑞教授三针组方之一,该处方为经过临床筛选,平中见奇,也体现了三针治则精专,独列一方,主次分明,远近兼顾,拨一方下三针而诸证可痊的特点。具体应用因需针对不同情况的阴阳寒热虚实证候或针或灸,或补或泻,方能显效,故将应用要点简述如下:

      组成:翳风、地仓透颊车、合谷。翳风为手足少阳之会,可疏风通络止痛为三穴之主。《针灸甲乙经》以本穴主治“口僻不正,失欠口不开。”《千金方》以本穴治“牙齿龋痛”,《铜人》以本穴主治“颊肿牙车急痛”,本穴为面神经发出之处;地仓为手足阳明经、阳跷之会,有祛风邪,通关窍,开仓糜之功效,口食五谷以通地气,饮食入口以藏于胃,故曰地仓,《铜人》以本穴治疗“偏风口歪,目不得闭,失音不语、饮食不收,水浆漏落、眼瞤动不止。”颊车通络止痛,开利机关;合谷为“四总穴”之一,所谓“面口合谷收”,说明主治范围广泛,总以面口为要。面神经麻痹鼻唇沟浅加刺人中;流涎配承浆;口眼歪斜久不愈加刺太冲、牵正;三叉神经痛第一支配鱼腰、四白或太阳;第二支痛配下关、颧髎;第三支痛配迎香;面肌痉挛配下关,若以眼瞤为主则配头维、攒竹;《铜人》曰:头维能主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微风,眼睑瞤动不止,风泪出。”临床上我们观察到面三针配头维、攒竹对头面神经疾患所致疼痛、痉挛、流泪、流涎等一系列症状均有较好疗效。牙痛配下关。

       操作:翳风穴直刺l~2,针下得气后以捻转为主,至局部胀感,有时针感向咽部或舌前部放散,治面瘫可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地仓透颊车可取2~2.5寸长针单向从地仓透向颊车,也可取l1.5寸针分别从地仓向颊车、颊车向地仓对刺,治三叉神经痛宜循疼痛放散方向刺入;牙痛宜配下关,一般直刺0.5l,治三叉神经痛略向下刺入1.5,局部针感以麻胀为主,可感应至下齿槽,治上牙痛下关刺向地仓,下牙痛刺向颊车,又可从太阳进针刺向下关。

      体会:翳风为面神经根发出之处,实为主治面神经麻痹的要穴,面三针以局部取穴为主,加合谷以循经远道取穴,因经络循行特点为“阳明主面”,凡面部疾病以手足阳明经在面之穴为主,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作用广泛而效果卓著。面三针配下关以治风热所致之下齿痛效果较佳。腮腺炎为加强疗效可加用曲池、外关或少商刺络放血,面肌痉挛各穴可用G6805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每次加电15~20分钟,电流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对风寒型面神经麻痹,翳风宜针后加悬灸,务使灸感从耳根向面部放散感应方能取效,日久面瘫、经脉空虚明显者,可针补健侧面三针再泻患侧面三针,或针补双侧足三里,凡瞤动、流泪()明显者,诊得其脉弦,舌红.苔黄,可泻太冲以抑其阳亢风盛,歌云:“太冲泻唇歪以速愈”,证之临床,对肝风肝火所致口眼歪斜尤为有效。



117

主题

133

回帖

67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7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6: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围性面瘫为针灸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多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以一侧面肌麻痹,口眼歪斜为主症,起病较急、以面部受风寒或风热侵袭,以及恼怒、饮酒等为诱因,常在清晨后发现一侧面部麻木、板滞、流涎、不能咀嚼为主诉,检查可见眼瞤闭合不全,露睛流泪、人中沟变浅,鼓腮吹气漏气,不能皱眉、额纹消失或伴乳突区压痛等。中医认为本病从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面部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营卫不调,经筋失养,肌肉纵弛不收所致。《金匮要略》明确指出“正气引邪,歪僻不遂,邪在于络。”面三针翳风疏风为主,地颊二穴为足明胃经之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加强了疏通气血,扶正祛邪、散风通络之效。早期面三针尚可加隔姜灸以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濡养筋脉;中期、晚期则宜在针刺得气后向翳风及地颊穴通电针,以疏密波使瘫痪肌肉出现有规律收缩,使患者觉面部舒适为度,每次20~30分钟,也可电针后加隔姜灸,将鲜姜切成0.2一0.3cm的薄片,用针孔扎数针,置于地忍穴和翳风穴或配穴牵正上,以花生米大小艾炷为宜,点燃后待患者呼热时旋即用镊子夹除艾炷,换炷再灸,每次6、7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且不起泡为度,注意防止灼伤面部皮肤,灸后宜避风寒,注意防止感冒,或服热稀粥以充营卫之源而养阳明之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4-19 08:32 , Processed in 0.42025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