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10-23 16:39 编辑
乳腺囊性增生(DBCH)是乳腺增生病的一种,是指乳管或腺泡的上皮增生,或增生上皮处的乳管扩张,或形成囊肿,与月经有关并以乳痛和乳块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笔者采用平衡针刺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病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均为月经后 4~10 天患者。年龄 25~49 岁,平均(36.2±4.86)岁;病程 3 个月至 6 年,平均(2.2±1.16)年;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值为(8.46±2.46)分;单侧乳房患病者 23 例,双侧乳房患病者27 例;单发肿块者 20 例,2 个以上肿块者 30 例;肿块最大 8 cm×5 cm,最小 3 cm×2 cm;有乳腺炎病史者 9 例,有少量乳头溢液者 8 例。
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分类、分度。
纳入标准:纳入: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符合知情同意原则。
排除标准:排除:①合并乳腺肿瘤者;②孕妇、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治疗方法:采用平衡针刺配合桂枝茯苓丸口服。平衡针刺主穴:乳腺穴(对应取穴),配穴:胸痛穴(交叉取穴),肾病穴(交叉取穴),腹痛穴(交叉取穴),按月经周期间断针刺,1 次 /d,1 个月经周期为 1 疗程,连续治疗 3 个疗程。定位:乳腺穴位于肩胛骨中心处,肩胛内上缘与肩胛下角连线上 1/3;胸痛穴位于前臂背侧,尺挠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下 1/3 处。肾病穴位于外踝高点之上 8 cm ,腓骨内侧前缘,即腓骨小头至外踝连线下 1/3 处;腹痛穴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阳陵泉处)。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选用 0.30 mm×7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乳腺穴:对应取穴,针尖向下平刺1~2 寸,以出现局部酸、麻、胀为主,不留针;胸痛穴:交叉取穴,斜刺,进针约 1~1.5 寸,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不留针;腹痛穴:交叉取穴,直刺,进针约 1~1.5 寸,以针刺腓总神经,或腓深神经,腓浅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不留针;肾病穴:交叉取穴,直刺,进针约 1~1.5 寸,以针刺腓总神经后出现针感为宜,不留针。针刺手法均采用一步到位法。同时口服桂枝茯苓丸6 丸/次,2 次/d。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①临床疗效;②主要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积分值,积分标准:乳房疼痛:无痛 0 分;乳房隐痛或痛 2 分;钝痛并有触痛,胀痛明显 4 分;坠痛或刺痛,触痛明显 6 分。乳房肿块:无肿块 0 分;单一小肿块局限在一象限2 分;肿块较大累及双乳,范围在 2 个象限 4 分;肿块大,多发囊性结节累及双乳,范围在 2 个象限以上 6 分;③安全性观察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④不良反应;⑤半年随访复发情况。
疗效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疗效标准。痊愈:乳痛及乳腺肿块消失,停药后 3 个月不复发;显效:乳痛消失,重型变为轻型,乳腺肿块缩小>1/2;有效:乳痛消失或减轻,中型变为轻型,重型变为中型,乳腺肿块缩小≤1/2;无效:乳痛未减轻或反加重,乳腺肿块未缩小或反增大。
经治疗,50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
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无特殊改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副作用发生。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慢性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是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组织结构紊乱,既非炎症,亦非肿瘤。其发病原因虽不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可能系孕酮与雌激素比例失调即孕酮分泌减少或相对不足,雌激素水平正常或相对增多所致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不同程度增生和末梢腺管或腺泡形成囊肿。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触痛、腺体增厚、可触及囊性肿块或结节性硬块,甚至在硬块表面出现硬嵴,个别可伴乳头溢液,可能为多种激素如催乳素、甲基黄嘌呤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其发病与肝、脾、肾及冲任关系最为密切。肾气不足,则肝失所养,肝郁不达,致冲任失于条达,气滞血瘀,结聚乳房而生乳癖,治宜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散结止痛。
目前治疗本病多先用中成药,如逍遥散、天冬素、乳癖消、乳增宁等,西医以溴隐亭、甲状腺素、他莫替酚、丙酸睾丸酮及孕酮等激素治疗,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副作用多,停药后复发率高,且应用激素以抑制雌激素为主,会扰乱激素间的平衡,故一般在经期前 10 天左右服用。虽然三苯氧胺可治疗乳腺增生症,但要达到治疗效果需长时期(3~5 年)服用,费用较高。用量少时容易诱发排卵受孕,用量大时则产生闭经。另外,对于乳腺增生症手术治疗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仅在囊性乳腺增生病,尤其是怀疑有癌变可能时,方可做区段切除囊性增生的乳腺腺体,送病理切片检查。因此,临床常规治疗乳腺增生症多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研究采用平衡针刺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选取乳腺穴、胸痛穴、肾病穴及腹痛穴等,具有补肾健脾,镇静安神,调节神经、内脏、心神及内分泌的作用。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破块软坚,散结消炎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桂枝茯苓丸具有调节雌激素、孕激素比例,降低乳腺患者雌二醇及垂体泌乳素水平,降低乳腺组织敏感性,调节免疫因子,抑制乳腺组织的异常增生的作用,同时桂枝茯苓丸对于缓解乳腺疼痛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桂枝茯苓丸对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两个关键问题 - 乳痛症和增生结节具有明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