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门诊就诊的患者,年龄20-75岁,平均42.8岁,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肾绞痛表现为肾区或侧腹部的绞痛发作,向下腹或会阴部放射,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肉眼血尿及直肠刺激症状;体查有肾区叩击痛,沿输尿管走行区有深压痛;辅助检查:尿常规潜血阳性。腹平片有结石影或B超检查发现结石或肾积液、输尿管上段扩张。排除结石合并重症感染,双侧结石梗阻或孤立肾梗阻造成的少尿。排除标准引用参考文献。
治疗方法:平衡针治疗:针刺腰痛穴。针刺穴位及定位:腰痛穴(BP-HN2)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针刺方法:取直径0.35 mm,长度40 mm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提插手法,针刺时间30 s(是否为做手法的时间),针感以局部酸麻胀针感至患者出现酸麻胀重的得气感为度。留针时间为45 s,留针期间,如感觉疼痛,继续行针治疗。
疗效观察:接诊时间到疼痛缓解时间,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时间为60 min,如患者疼痛不缓解或者复发,改用其他药物治疗。疗效标准:有效:疼痛症状在用针后30 min内减轻或消失。无效:疼痛症状在用药后30 min内无改善或加重,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处理。
经治疗,平衡针组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0%。
肾绞痛又称肾、输尿管绞痛,其特点是突然发作剧烈疼痛,可持续几分钟或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而色苍白、辗转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一旦痉挛或梗阻解除,症状会很快缓解。根据临床症状本病属中医学“腰痛”、“淋证”(石淋、砂淋、血淋)等范畴,其病位在肾。根据平衡针理论及肾绞痛发病特点,采用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取穴原则,笔者选取腰痛穴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通过针刺机体的神经,使大脑中枢调控指挥系统进行应激性调整,调动体内贮存的中枢递质,再通过神经指挥系统对失调与病变部位的子系统进行对症性调控,提高了机体的镇痛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