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康复交流 于 2015-11-21 17:03 编辑
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年龄24岁,平均年龄20岁,病程最短数小时,病程最长3天,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大多于月经第一,二天出现,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腹痛长持续数小时,偶有1-3天,当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疼痛剧烈时,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亦有部分病人则在月经前1-2天即有下腹部疼痛,接近月经来潮加剧,有时有血块和膜样组织排出。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能,甚至剧痛晕厥,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痛经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贡性病变的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后者系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以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多见,运动员的痛经经常为青春期痛经,多属原发性。16例运动员均属原发性痛经。病因以精神和神经过于紧张、感觉过于敏感、内分泌失调、贫血或其他疾病所致体质下降最多,其次子宫发育不良,位置后倾或极度前倾所致子宫痉挛性收缩等引起。主要症状为痛经大多于月经第一,二天出现,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纹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腹痛长持续数小时,偶有1-3天,当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疼痛剧烈时,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亦有部分病人则在月经前1-2天即有下腹部疼痛,接近月经来潮加剧,有时有血块和膜样组织排出。
治疗方法:先行腕踝针,再行体针。
(l)腕针治疗: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本疗法是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隔为界,按区选点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多种痛证及脏腑疾患。查明了症状在身体的区域后.就可在踝部和腕部选取同一区的进针点。以胸骨末端和两侧肋弓的交接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称横线,相当于横膈的位置。横线以上的病症针腕部,横线以下的病证针踩部。按下述分区方法,确定压痛点所在区后再针所在区的针刺点。下I区一靠跟腿内缘:主治上腹部胀痛,脐周围痛、急性肠炎、痛经;下2区一在内侧面,靠胫骨后缘。主治肝区痛、少腹痛等;下5区一在外侧面,靠腓骨后缘。主治腰骶两侧疼痛与2区相对;下6区一靠跟腱外缘。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等。
操作方法: (1)明确病变部位,确定进针点和针刺方向。再选用32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用只指持针柄,针体与皮肤呈30°角,用拇指轻捻针柄,使针尖快速通过皮肤。针尖通过皮肤后,即将针放平,这时针尖会将皮针挑起的0.2cm大小的皮丘,将针体贴近皮肤表面,循纵的直线方向沿皮下进针,针刺进皮下的长度一般为35cm,要求不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把针体留在皮下组织的浅层,留针30min。
(2)体针治疗:选取三阴交、足三里、中极、次髎、地机等穴,用30号l.5一2寸毫针,进针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间运针2次。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调理气血;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补益胃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中极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之经验效穴;地机乃脾经那穴,可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三穴合用,以达通经散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两针法均每天I次统计疗效。
(3)药物治疗:口服芬必得0.3 g每次,每天2次,连服2天。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自拟制定痛经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小腹疼痛等症状消失,体能正常。有效:小腹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运动员体能基本的恢复。无效: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运动员体能差。
治疗组止疼显效率87.5%,总有效率100%。
病案举例:患者,女,l7岁,艺术体操运动员。临比赛前1天,小腹阵发性绞痛,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等症状,腹痛持续数小时,疼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2小时余。诊断为:原发性痛经。治疗方法I)腕踝针:取RL.S在下1区、下2区、下5区、下6区进行针刺,针刺进皮下的长度一般为35cm,要求不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把针体留在皮下组织的浅层,留针30分钟;(2)体针:针刺三阴交、足三里、中极、次髎及地机,留针30分钟其间运针2次;(3)口服芬必得0.3 g每次。小腹疼痛等症状消失,运动员体能恢复正常,可以继续参加比赛。随诊在过后的几天里没未出现小腹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