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多在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参考《肩周炎》叫中的粘连期标准: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泛的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主要引起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患病较久者,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肩周炎诊断标准和粘连期标准;②年龄在35-65岁之间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②伴心脑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肿瘤、血液病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①接受其他治疗者;⑤不能坚持治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未完成研究规定的观察疗程者。
剔除标准:①因不良反应而被迫中比治疗者;②不按时复诊或失访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评定者;③不依从设计方案规定者。
治疗方法:腹针治疗
取穴:中脘、商曲、滑肉门。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 25 mm X40 mm不锈钢针灸针,用速刺进针法,垂直进针,只提插不捻转。先针中脘,进针15 mm;再刺商曲、滑肉门,进针8 mm,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观察指标:1)肩部疼痛变化:采用改良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用一长10 cm的直尺,0代表无疼痛,10代表最剧烈疼痛。由患者移动尺标并停留在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处,从。至疼痛处的厘米数即疼痛的分数。在每次治疗前后均测1次,并记录。
(2)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化:采用Mallet评分对肩部的5个基本动作行量化评价。肩外展:> 90°为3分,30°-90°为2分,<30°为1分;肩中立位外旋:>20°为3分,0°-20°为2分,<0°为1分;手到颈项:容易为3分,困难为2分,不能为1分;手到脊柱:T12水平为3分,S1水平为2分,不能为1分;手到嘴:肩内收<40°为3分,部分喇叭征2分,完全喇叭征1分。上述5个动作满分为15分。分数越低代表肩关节功能活动越差。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症状与治疗前无改变。
经治疗,79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26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