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均来源于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43-79( 63.95±9.20 )岁,病程平均26.5个月。所有病例均排除肿瘤、痛风、糖尿病、肝肾功能不个、各种急慢性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及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原发性高血压病一旦确诊,患者需终身服药,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血尿酸(BUA)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是重要的炎症标记物之一,它可预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治疗方法: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口服,1次/12小时,如患者不能适应此药,则改用培哚普利片4mg, l次/天。14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在此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方法:取32号毫针,针刺双上1穴。具体部位为:双手腕关节腕横纹内侧(尺侧,近神门穴处,即在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屈腕肌腱之间)。取法为术者用一手拇指摸到小指侧尺骨缘后,向前轻推,穴点的位置在靠肌腱内侧凹陷处。予常规消毒皮肤后,用三指持针柄,针体与皮肤呈30°,用拇指轻捻针柄,使针尖快速通过皮肤后即将针体放平,这时针尖会将表皮针挑起0.2 cm大小的皮丘,将针体贴近皮肤表面,循纵的直线方向沿皮下进针,针刺进皮下的长度一般为35 cm,要求不出现疫、麻、胀、痛等感觉,将针体留在皮下组织浅层,胶布固定,留针12 h, l天/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hs-CRP是临床实验室采用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地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有研究显示,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hs-CRP升高者预后不佳;hs-CRP含量与血压升高、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hs-CRP是高血压病、脑梗死患者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而且hs-CRP也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证实,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每一个时期,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的形成。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了脂质和炎症细胞在动脉内膜下沉积脂质浸润,巨噬细胞进人内皮下层,使一氧化氮(NO)功能降低失活,NO很快分解并释放大量的自由基,引起血管痉挛;抗氧化物的减少致使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导致对血管壁产生免疫样反应,刺激单核细胞吞噬沉积于内皮下的低密度脂蛋白,成为泡沫巨噬细胞,逐渐形成动脉壁的粥样斑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