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市中心医院针灸门诊患者,均以行走一定距离后臀部及下肢不适,休息片刻后恢复为主诉入院治疗;腰椎CT示,椎管均有不同程度狭窄。年龄最小28岁,最大6s岁,病程最短3d,最长9年。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收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癖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传统针灸治疗椎管狭窄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取穴主要有肾俞、大肠俞、委中、环跳。 治疗方法:参照薄智云腹针理念,取任脉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为引气归元组合,具有调补五脏气血、补肝益肾功效,并能通调任督二脉,气海、关元培肾固本,中脘为胃之募穴,天枢、水道为足阳明胃经腧穴,补后天气血不足。诸穴进针宜深,以3寸针常规消毒,垂直进针,不提插捻转,留针30min。 治疗组患者30例,痊愈21例,显效5例,无效4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