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病例均来自市中医医院的住院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 1)中医疾病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和脑梗死诊断标准,均经CT或M RI扫描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0- 75岁,神志正常者;③有肌张力增高症状,发病半个月以上者;④痉挛用修改的Ashworth量表评定,瘫痪肢体肌张力>0级;⑤CT或M RI证实脑内有缺血或出血病变者;⑥趁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或使用过其他抗痉挛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观测者;③非脑血管意外引起的肌张力障碍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⑤合并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者;⑥年龄在30岁以下或75岁以上,及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中风(stroke)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特别是中风后痉挛(spastic paralysis afterstroke)状态的出现,明显地阻碍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已成为脑卒中康复的重点。其临床特点为肌肉痉挛、肌力减退以及各种主动运动的控制和协能力受损等。
治疗方法:取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12346-1990)确定,采用项针、腹针治疗。项针为风府、风池、天柱、百劳、大椎;腹针为中脘、关元、滑肉门、天枢、外陵。操作: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直径0.30mm、长50-60 mm华佗牌毫针,垂直刺入,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施以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2次,共针刺治疗4周,治疗后评定疗效。
经治疗,30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
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一般遵循Brunnstrom提出的6个阶段,即弛缓、联合反应、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和分离运动等。脑卒中肢体瘫痪在急性期多为弛缓性瘫痪,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痉挛。痉挛程度与偏瘫患者运动恢复阶段密切相关,一般于发病2周后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强,于协同运动充分时达到高峰,再随分离运动出现同步下降。但在临床上,多数患者痉挛持续的时间相当长,表现为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时抵抗较强,肌萎缩不明显,腱反射活跃或亢进,出现病理反射,时间长久则逐渐转为挛缩状态,上肢表现为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腕及指关节均呈屈曲位,而下肢相反,髓、膝、踩关节屈曲困难,呈伸直位。中风后肌张力的改变及痉挛状态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康复,因此尽早解决痉挛问题,打破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已成为现代康复医学的研究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