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7|回复: 1

放血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

[复制链接]

94

主题

92

回帖

51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16
发表于 2016-1-5 16: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臀、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直至足背、小趾出现放射性疼痛,重者不能翻身,小腿与足背出现麻木感或感觉减退,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该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一般首选保守疗法,80%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以治愈或缓解。

患者均来自医院针灸科门诊病例,年龄2065岁,病程最短9天,最长5年,腰椎CT:单纯L3/L4   5例,L4/L5   45例,L5/S1  30例,L4/L5 L5/S1同时突出者10;按经络分型:膀胱经型40例,胆经型38例,混合型12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体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病变部位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以上③、④、⑤为主要诊断依据。

纳人标准:①符合上述①一⑤项;②年龄在20 -65岁之间;③经CT确诊;④观察期间不使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经CT等检查椎间盘突出超过9 mm ;③合并有级以上腰椎滑脱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血液等疾病及严重感染者;⑤合并腰椎结核、肿瘤、椎管狭窄者。

治疗方法:针刺疗法主穴:选取L3-L5双侧夹脊穴;配穴:膀胱经型:肾俞、大肠俞、秩边、承扶、委中、承山、昆仑、阿是穴;胆经型: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足临泣、阿是穴;混合型:取上述两种类型的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等56个穴位。操作:患者俯卧或侧卧位(根据分型而定),局部常规无菌操作,使用直径0. 3 mm x(4075 ) mm针灸针,上述穴位均直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秩边、环跳两穴要求出现放射性触电样针感下行,但不宜多次重复,以免损伤神经,夹脊穴连接华佗牌电子针疗仪,连续波,频率约100150/min,调节电流至肌肉出现明显节律性颤动为止,时间30min,每日1次,10为一疗程,间隔2-3天后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94

主题

92

回帖

51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放血疗法   穴位:选取L3-L5棘突下、委中或阳陵泉、阿是穴。操作: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选取上述2一3个穴位(轮流进行),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后拔罐,点刺深度可因取穴部位不同在0. 2 -1cm之间,5一10 min起罐,一般浅刺微量出血,每2天1次,深刺多量出血,每10天放血3一4次,出血量控制在1一5 ml。治疗与体针2个疗程同步以观察疗效。耳针疗法   取穴:耳尖放血、肾上腺、内分泌、腰椎、臀、皮质下;膀胱经型配膀胱,胆经型配肝、胆,混合型配膀胱、胆。操作:①首先进行耳尖放血,选取穴位后,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消毒脱碘,然后用三棱针迅速点刺耳尖穴1一3 mm,挤出鲜血20-30滴,2一3天1次,两耳交替。②耳压:按上述方法消毒后,将消毒过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放置于0. 5cmx0. 5cm创可贴胶布中央,用不锈钢细探棒选找穴位敏感点,将带药籽的胶布贴压至一侧耳廓的上述耳穴上,两耳交替,3一4天更换1次,治疗与体针2个疗程同步以观察疗效。在耳穴贴压期间应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一2 min,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潮红为佳,并嘱患者在按压过程中活动肢体,作举手、弯腰、转侧动作。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标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按患者治疗前后得分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后评分一治疗前评分)+治疗前评分」x 100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日常生活,改善率>75 %;显效:腰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50°一70°,改善率>50%;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改善率为25%一5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改善率<25 %。



经治疗,90例患者中,痊愈63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4%。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早在《灵枢·经脉》中已有经脉病候篇论述:“足太阳膀胱经,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足少阳胆经,是主骨所生病者……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后世医家对此病症的记载也颇为详尽,《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日:“太阳腰痛,引项脊尻背骨如重状……少阳腰痛,如针刺其皮,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顾”。《脉经·卷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云:“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内外二因,古代文献也早有论述,《诸病源候论·腰腿疼痛候》载:“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医学心悟·腰痛》云:“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脉浮弦者,风也。腰冷如冰,喜得热手熨,脉沉迟或紧者,寒也……若因闪挫跌仆瘀积内,转侧如刁锥之刺,大便黑色,脉或花者,瘀血也”。该病多因腰部慢性劳损或腰扭闪挫,肾气亏虚,风寒湿邪人侵致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三条经脉阻滞导致气血凝滞、腰膝不坚。



《灵枢·经脉》日:“膀胱足太阳之脉……挟脊,抵腰中,人循膂,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胆足少阳之脉……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由此可见,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腰脊与下肢外后侧路线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部位相吻合。基于以上经络循行,笔者选取L3-L5夹脊穴为主进行针刺治疗,华佗夹脊循行于腰背两侧,内夹督脉,外邻膀胱经,督脉之别由督脉“别走太阳”夹脊而行于督脉与膀胱经,夹脊穴又为督脉之旁络,通于膀胱经第一侧线而络肾,肾经循行亦贯脊,取之可强腰脊,壮筋骨,所以针刺夹脊穴,通过督脉之别与膀胱经发挥其作用,使各经气血通畅。“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足太阳膀胱经或足少阳胆经两经脉痹阻则取秩边、委中、环跳、阳陵泉等穴位以疏通阻滞,也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从中医学“祛瘀生新”的理论来看.笔者用三棱针在L3一L5棘突下、委中或阳陵泉穴位点刺放血,使并于脊里的督脉通而不痛,“腰背委中求”,“少阳令人腰痛……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刺血而调气,使督脉、足太阳膀胧经、足少阳胆经气血通畅则疾病可愈。在使用放血过程中,特别指出放血量,其出血量的多少要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和应刺部位不同掌握,在选择部位时往往不只一处或一个穴位,一般都是几个部位或穴位,刺血部位多,这是刺络放血的特点。耳穴也适宜于治疗腰腿痛,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筋,取之可舒筋活络,解除肌肉之疼痛,腰椎、臀为相应部位,膀胱或胆为循经取穴。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原因是机械压迫和炎症共同所致,突出物的机械压迫所致的神经根缺血,由破裂组织产生的化学性刺激和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神经根无菌性炎症,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限,从而加重神经根炎性水肿,提高对疼痛的敏感性。针刺夹脊穴意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所累及部位的肌肉,尤其是骼棘肌的紧张状态,再配合耳穴耳尖放血以消炎镇静止痛,肾上腺,内分泌有抗炎和抗渗出作用,可以减少组织的破坏,减少渗出,这能降低神经应激反应,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减轻或消除炎性介质,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炎性反应和水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5 03:24 , Processed in 0.23295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