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来源于医院,符合以下病例入选标准1)经组织学、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种不限;(2)年龄≥18岁,性别不限,KPS≥60分,预期生存3个月以上;(3)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合化疗含顺铂方案,按每疗程顺铂(DDP )75 mg /m2给药,分次连续3d静脉滴注使用,其他具体化疗方案因病种、病情及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4)化疗期间除规定药物外(抑酸剂、5-HT3阻滞剂及激素等),不再使用其他止吐、镇静或精神类药物治疗;(5)距末次化疗结束2周以上;(6)入组时基线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符合化疗条件;(7府合伦理委员会要求,自愿受试,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有消化道梗阻者;(2)脑转移伴颅内高压所致呕吐,或影响病情表述及不良反应观察者;(3)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肝肾疾病、代谢功能紊乱的患者;(4)有相关皮肤病,不能耐受艾灸者;(5)正在接受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的其他药物治疗。
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其中,致吐作用最严重的化疗药物首推顺铂(DDP),其发生率高、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顺铂类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应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如不积极控制其存在的胃肠道反应,会产生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影响治疗进程。
治疗方法:化疗期间给予抑酸药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滴,每日1次,化疗前30 min给予止吐剂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4 mg加人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同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3 mg加人溶液中静滴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
在以上用药的基础上,化疗前1天开始进行中脘、内关、足三里、合谷穴位按压及艾灸治疗,每次每个穴位按压2 -3 min,手法由轻到重,局部感觉以酸、麻、胀为宜;艾灸采用温和悬灸法,取艾条点燃一端,医务人员左手食中两指分别放于穴位的两侧,以感知温度,右手持艾条距离穴位2 cm左右行温和灸,随时调整施灸的距离,以患者感到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灼痛为度,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每日两次,每次15 min,至化疗后3d结束。
顺铂由于其适应证广、疗效好,被认为是肿瘤内科治疗中的第二个里程碑,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在中国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或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但其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所以,如何减轻顺铂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对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信心、保证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化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普遍认可的机制是,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上的嗜铬细胞,使其释放出的5-HT3与中枢及外周的5-HT3受体结合而引发呕吐。目前,国内外对化疗所致呕吐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N K1,受体拮抗剂及镇静药物等,有效率在50%-70%,但也会出现相应的毒副作用,如胃肠蠕动减慢、腹胀便秘等。且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一代5-H T3受体拮抗剂虽然对急性呕吐的控制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延迟性呕吐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中,实验组在常规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治疗后,急性呕吐及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同时,用药4-6 d实验组呕吐程度也明显减轻,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中医学理论认为,化疗药物多为苦寒伤胃之品,易损伤脾胃阳气,致肝脾不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继而导致食欲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人体生理、病理等反应与相应穴位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刺激(局部压迫、针刺、加热、穴位封闭等)对应穴位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病理反应进程,即可导致生理、病理反应的发生或终止。研究表明,穴位按压有温经通络、脾气得运、和胃理气、胃气下降之功效,能预防恶心、呕吐发生。而艾灸能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有效改善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营养及胃肠血液循环,促使胃肠功能、机体状态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