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11|回复: 1

火针疗法结合正骨治疗颈性眩晕

[复制链接]

87

主题

81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3
发表于 2016-1-19 16: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品味人生 于 2016-1-19 16:38 编辑

       患者均来源于门诊,年龄35一70岁,平均48. 36岁;病程最短3d,最长12年。符合以下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①多于40岁以上发病,血压多正常;②突发眩晕,常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③颈部作后仰、旋转动作时颈椎疼痛,且诱发眩晕或恶心感;④扭转头时碎倒,碎倒时无意识障碍,往往伴有眼球水平震颤,在短时间内可自行起立行走;⑤视物障碍,有一过性黑朦,视力减退或暂时性视野缺损;⑥颈部活动受限,患病椎体棘突偏歪、椎旁有压痛;⑦脑血流图显示枕乳导联,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扭颈试验呈阳性;⑧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线变化,骨质增生,环椎后结节上翘,齿状突距两侧块距离不等宽。满足②③⑤⑥⑦⑧即可诊断为颈性眩晕。(2)纳人标准:①符合颈性眩晕诊断;②坚持完成疗程;③年龄<70岁,男女均可。(3)排除标准:①美尼尔病。②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③颈动脉窦综合征。④不符合颈性眩晕诊断者,如混合型颈椎病,或伴有其它类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者;椎动脉造影、MRI, 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管狭窄、颈椎肿瘤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手术指征者,如椎动脉解剖异常、畸形,横突孔明显狭窄等。⑤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颈椎有结核、肿瘤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之一,是指颈椎及相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rre一Lieon综合征。该病以眩晕和颈椎疼痛为主要特征,尤其在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为发作性眩晕,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眼球震颤;当头部过度后仰或转动至某一方位时发生,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又称位置性眩晕。颈性眩晕多发于40岁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别。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根据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吸取中医针灸、火针及正骨治疗的优点,在治疗方法上采用火针、毫针配合正骨疗法,通过毫针(微通)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进行整体调理;通过火针(强通)起到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在局部进行疏通;再与正骨恢复病变部位的正常(或代偿性)解剖位置相结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毫针配合正骨治疗。(1)毫针治疗方法:取百会、风池、风府穴,肝阳上亢加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肾虚精亏加太溪。采用0. 25 mm x40mm毫针。患者俯伏位,穴位皮肤及针具常规消毒,取毫针在上述穴位上依次进针。百会向后平刺15mm;风池向鼻尖方向直刺30mm;风府向下颌方向刺入25 mm;太冲直刺20mm;足三里直刺30mm;太溪直刺20mm。进针至所需深度后均行小幅度(幅度5-7min)、较快频率(90一120次/min )提插捻转,当出现酸、麻、胀、重等“得气”感后留针30min,并在留针期间隔l 0 m in适当增加刺激强度消除耐受,出针时压迫针孔以防出血。出针后即进行火针治疗。
       (2)火针方法:取天柱、风池及病变局部、C2一C4夹脊穴。选用钨锰合金中号火针(规格为0. 5mm x 25mm)。患者取坐或卧位,碘伏常规消毒,医者以右手拇指食指持火针针柄,左手持酒精灯,针体于酒精灯外焰处加热至通红,对准穴位迅速刺人,并快速出针(进出针靠腕力控制,时间约半秒钟),针刺深度和角度根据部位和胖瘦灵活应用,随后用消毒于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操作过程要求“稳、准、快”。火针针后休息30min左右进行正骨。
       (3)正骨方法:采用空军总医院冯氏颈椎旋转复位,手法拨正偏歪棘突,使患椎恢复原解剖位置,解除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患者端坐于方凳上,医生站在其背后,一手压住患椎棘突的偏歪侧,另一手抱住患者的枕部,在牵引的同时旋转颈部,当偏歪的棘突顶住压棘突的拇指时,拇指轻轻向对侧水平方向拨正偏歪的棘突,即达复位目的。手法宜稳、准、轻、巧,对老年患者手法宜轻,切忌粗暴。整个正骨施术过程约耗5min。复位后嘱患者适宜休息,避免颈部过多活动,必要时佩带颈围。毫针、火针与正骨疗法均为1周2次,6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头晕、头痛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显效:头晕头痛等明显减轻,颈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但劳累后病情加重。好转:头晕、头痛减轻、颈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经治疗,50例患者中,痊愈38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92.0%
       中医学无“颈性眩晕”之病名,但有关本病的论述,散见于“眩晕”、“头痛”、“伤筋”、“筋痹”中,多因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所致,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气血两虚则诸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即所谓“上虚则眩”;或老年肾虚或房劳过度,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肾虚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病位在脑,而与肝肾关系密切。究其根本,在于诸虚而清空失养。笔者印证于临床,发现诸虚所以不能上达而致髓海不足,又经络不畅,气血闭阻,不能上承下受。故治疗在补虚求本的基础上,务使经络舒通,气血畅达,方能奏效。
        单纯毫针针法可以通经络、调气血、补肝肾,为此型患者治疗的主法。督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百会穴为“三阳五会”,是激发督脉经气的重要施术穴位;风池是治疗眩晕的要穴,具有醒脑开窍、祛风止眩的功效;风池、风府的深部为环、枢椎,椎动脉在此处发生中大曲折,并经椎动脉沟穿过寰枕筋膜至枕骨大孔段,这一段椎动脉最容易受到压迫,而影响椎一基底动脉的供血。于两穴作针刺刺激,可起到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供的作用,从而缓解了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太冲为肝原,太溪为肾原,故针之可清肝泄火,滋水涵木,补益精血。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针刺此穴可以健运脾胃、补益气血,增补后天之本。上述诸穴共同配合叮以从整体上调经理络,激发人体经气,但单纯用毫针治疗,往往不能收以全效,所以我们又配以火针疗法。
       火针古称“悴刺”、“燔刺”,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其以加热的针体,通过俞穴将火热直接导人人体,既有针刺之功,又有温灸之效,加强了对经络的疏通作用,又不会因针或灸单一施术引发不足或亢进,为传统针灸疗法中的“圣法”。《灵枢·经筋》中论述了十二经筋病症,其治疗强调为“治在播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火针针刺C2C4夹脊穴和局部痛点,借助火力激发人体的阳气,通过温热作用达到开门祛邪、补养气血、滋养脑络、通络止痛的目的。天柱、风池乃治疗“眩晕”的要穴,《针灸甲乙经》”,云:“眩,头痛重·····一项似拔……项直不可以顾……足不任身,痛欲折,天柱主之,;“颈痛项不得顾·····引项筋挛不收,风池主之”。
       近年研究认为,火针以其温热刺激能使针感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时间,可以解除颈部的肌肉痉挛,使紧张挛缩粘连的局部软组织松解,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有利于外突纤维组织复位,解除增生组织压迫,改善局部积压液循环,促进水肿和炎症的吸收,缓解椎动脉的痉挛与受压,使椎动脉血流量增加,改善基底动脉供血。此外,火针能够对人体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各个脏器组织产生一定的调整作用,并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促进代谢与细胞修复。火针疗法可以从整体上促进气血的运行,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脏腑组织间的滋养濡润,恢复其调节、支配功能等,并可重建须椎力学系统的功能平衡。采用火针治疗,运用机械和热力两种刺激相结合,直接刺达病灶基底部,起到活血通络、化坚散结的作用,从而改善脑部供血,以达到消除眩晕的目的。笔者体会到火针治疗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是选准疼痛点,术中要求术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巧,作到选穴准确,快速刺入。


87

主题

81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学认为颈性眩晕主要是由于颈部软组织损伤病变产生的异常应力导致颈椎力学平衡结构破坏,进而引起颈椎节段性失稳,尤其是中上颈段的失稳,使颈交感神经及椎交感丛突然或持久受到刺激而发生椎动脉痉挛引起供血不足而导致眩晕。所以在毫针和火针之后,我们针对性地采用正骨手法从颈椎力学平衡的角度来治疗颈性眩晕。正骨手法是利用人体的结构代偿特性,通过调整受累椎体位置克服颈椎失稳因素,纠正关节错位,恢复颈椎平衡稳定,消除对椎动脉的牵拉压迫,改善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脑供血,从而使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以至消失,彻底治疗眩晕。采用正骨疗法可以调整椎间关节紊乱,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曲度,缓解肌肉拉力,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及力学状态,恢复颈椎力学系统的功能平衡。
    颈性眩晕是一个包括周围软组织与神经在内的复杂病理改变,这就要求治疗措施应当综合作用,不仅能恢复或改善局部解剖结构,解除神经压迫,还必须能够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反应、渗出、水肿、细胞浸润及肌化粘连等。因此运用毫针通经驱邪和火针温阳散寒的双重作用,在短期内消除水肿,温通经络,使气血畅通,缓解颈部痉挛疼痛,以改变颈及头部的供血。再配合正骨疗法改变椎动脉受压部位的压力,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笔者认为,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7 16:58 , Processed in 0.34938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