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灸行天下 于 2016-2-18 16:43 编辑
观察对象为医院推拿科确诊为冈上肌肌键炎的病人,平均年龄48. 72士4. 34岁。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 9一94 ) 冈上肌肌腱炎的诊断标准:①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④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60°一120°出现“疼痛弧”。部分病例有冈上肌肌腱钙化存在,应摄X片明确诊断。
排除标准 治疗前患处行药物封闭或其它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同时患有颈椎病及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肩周其它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或其它严重疾病处于急性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冈上肌肌腱炎是由于劳损和轻微外伤后逐渐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在运动创伤中,冈上肌肌腱炎较为常见,如不积极治疗,炎症渗出可导致局部粘连,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等。该病属中医“痹症”,壮医“发旺”范围。传统医学多用针灸、按摩、外用膏剂等方法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偏长,疗效不确切。壮医经筋疗法是一种理论新颖,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的纯物理治疗方法,无任何副作用。
治疗方法:采用壮医经筋疗法(经筋推拿+火针+拔罐)治疗。该法贯彻“以痛为腧”为取穴原则,以“松筋解结”为手法要领,共达松一顺一动一通的治疗效果。分“摸解”取穴与“解结”治疗两部分。
壮医经筋查灶法 经筋查灶主要是沿手三阳筋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指合力,对经筋线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致深,由轻致重,以切、循、按、摸、弹拔、推按、拔刮、箝掐、揉捏等手法行检。筋结分点、线、面等形状,以触压疼痛异常敏感为特征。重点查找冈上肌起止点即冈上窝和肱骨大结节处,一般都可找到“阳性筋结点”。
壮医经筋推拿手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其后,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指合力或肘部软(前臂内侧)、硬(前臂外侧)、尖(鹰紫)、钝(肱骨内上髁)四个部位从手指开始沿手三阳筋经筋线行点、按、推、揉、弹拔等理筋手法,重点对冈上肌的“筋结”进行松筋解结,手法由轻到重,刚柔相济,使局部发热松软为宜。
壮医经筋火针拔罐法 对查找的阳性筋结病灶点进行常规消毒,医者左手固定病灶,采用2寸毫针,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至发白,迅速刺入选定的部位,快进快出,不留针,深度1一3分,施术要稳、快、准,垂直刺入,避免针具弯折灼伤皮肤,针刺结束后,用玻璃罐在针刺部位上施闪火拔罐法,留罐10分钟,常在针口处拔出少许黄色液体或血液。隔天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 9 - 94)冈上肌肌腱炎的疗效标准制定。临床痊愈:肩部疼痛及压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显效:肩部疼痛及压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功能改善;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经治疗,22例患者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
冈上肌肌腱炎属壮医“发旺”范围。壮医认为,冈上肌肌腱炎是由于外伤或肌筋劳损,加受风寒湿毒邪侵袭,导致血不荣筋,龙路、火路塞阻而引发,故多为寒证、实证。现代医学认为,冈上肌起于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在肩部外展活动时冈上肌肌腱必须穿过肩峰下和肱骨头上面的小间隙,容易受到喙肩韧带和肩峰的摩擦挤压。因此在冈上肌损伤产生炎症水肿时,往往在肩外展60°一120°时通过上述间隙受到挤压而产生明显疼痛。《内经》经筋篇手阳明经筋的论述中提到:“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可见冈上肌肌腱炎当属经筋病,临床上常用的推拿和毫针刺法虽可疏通经络,但缺乏温热之功,火针即“焠刺”法,《灵枢官针》中记有:“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火针与拔火罐结合,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将高热的针头直接刺人疼痛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功能,使组织和神经修复。火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时,应视患者病程长短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急性发作期,疼痛明显的患者,火针宜用点刺,手法浅而轻,选穴少。对于恢复期,或有肌肉萎缩的患者,宜用深刺法,适当留针1一3秒,增加选穴数量,以增强祛寒通络化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