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来源于医院及门诊,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6岁,其中10一20岁2例,21一40岁25例,41 -. 60岁10例,60岁以上4例;病程1天以内4例,1一7天21例,8一15天8例,16一30天6例,1月以上2例;左侧面瘫者19例,右侧面瘫者22例;按改良的May-Hosomi法分为轻度7例(额纹及鼻唇沟浅,眼闭合不良,眼裂< 0.2cm,人中沟歪向健侧<0.2cm);重度13例(额纹消失,眼闭合不良,眼裂在>0.3cm.鼻唇沟明显变浅或消失,人中沟歪向健侧>0.3cm);中度21例(介于轻重度之间)。 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按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第四版,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排除Guillain-Bane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下颌化脓性淋巴结炎、颅后窝肿瘤、脑膜炎等所致者。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本病较常见,发病率约为40 - 85/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一4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一3天内达到高峰。 治疗方法:处方 主穴取健侧面瘫穴、偏瘫穴,配穴取健侧明目穴、鼻炎穴。 定位 面瘫穴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向内斜上2寸;偏瘫穴位于耳尖直上1.5寸处;明目穴位于耳垂后耳根部,在下颌角与乳突之间的凹陷处;鼻炎穴位于颧骨下缘中点。 针刺 常规皮肤消毒,选用40mm长不锈钢毫针。面瘫穴,平刺,进针约1.5一2寸,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不留针。偏瘫穴,向太阳穴方向斜刺,进针约1.5一2寸,一步到位或滞针针刺手法,以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可留针。明目穴,斜刺,进针约1一1.5寸,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或向面部放射,不留针。鼻炎穴.平刺.进针约1-1.5寸,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不留针。每日I次,10日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 注意事项:(1)清淡饮食,忌食辛辣生冷之品;(2)避风寒,注意耳后及面部保暖。(3)调畅情志,多闭目休息。 疗效标准:对照《实用内科手册》面神经功能恢复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或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睛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单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时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30天。41例患者中治愈25例(60.98 % ) ,显效10例(24.39%),有效4例(9.76% ),无效2例(4.88 % ),总有效率95.12%。 病案举例: 患者李某,男,38岁。患者就诊前2小时起床时突然出现右侧面麻不适,口眼歪斜,右眼不能闭合,无面肌痉挛疼痛,无口角流涎,无饮水呛咳,无发热,无头痛呕吐,无肢麻偏瘫抽搐,遂来我院急诊求治。既往无特殊病史。近日无感冒史。查体:神情,言语清晰,右侧额纹变浅,右眼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左歪,鼓腮、吹口哨完成欠佳。初步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要用平衡针灸疗法,以面瘫穴、鼻炎穴、胃痛穴为主穴,每天1次,连续3天,并嘱避风寒、畅情志、忌辛辣、注意保暖。3天后患者右侧面部见少许麻木,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右眼已能闭合完全,口角无歪斜,鼓腮、吹口哨完成好。随访1个月,患者无不适,无再出现面瘫发作。 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骨性的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从而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面神经炎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突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