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脊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本院在近20年的临床实践中将这一疗法进一步发展,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脊诊整脊疗法,本法是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经络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全息医学理论、局部解剖学、生物力学原理发展而来的。首先在脊柱上查找“阳性反应点”(脊柱及棘突两侧的异常变化),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及对应脏器的功能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施以手法调整,从而达到调节身体平衡的目的,是一项全新诊疗模式。
归纳总结出脊柱与脏器及脊柱与疾病的对应关系,通过对病变椎体的调节,可以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对某些疑难内科病症往往可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顽固性咳嗽
患者,男,76岁,于1990年无明显诱因开始咳嗽,有少量白痰,每天发作十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劳累、遇寒或闻及刺激气味时加重,严重影响工作及休息,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无异常,未查出致敏物。早期治疗主要以消炎为主,曾静脉注射青霉素、红霉素等,都不能有效控制症状,舌下含服复方甘草片可短暂缓解,药效过后复发。遂转求中医,行中药及针灸治疗,症状仍未缓解。来本院,查其背部肌肉紧张,胸椎T3-5椎体旁共3个阳性点,先行颈肩部松肌理筋治疗,后对阳性点施定点掌根旋压法,顿觉舒畅,隔日1次。治疗3次后症状明显好转,每日咳嗽发作不超过5次。后因劳累及睡眠不足症状有反复,在第4次治疗时加背部火罐。共治疗11次,症状消失,临床告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本例中患者胸椎T3--5椎体旁可触及阳性反应点,在脊诊理论中,胸椎T2-5与呼吸神经系统相联系,这些椎体病变可引起呼吸系统的症状;反之亦然,如果呼吸系统发生病变,这几个椎体旁也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两者互为标本。对这些阳性点进行调节后,可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抑郁症
患者,男,39岁,中学教师。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不佳,早醒、难以入睡,每晚只能睡3-4h,白天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曾到综合性医院做过各种检查,无阳性病变,服用安定(地西泮)和较大剂量奋乃静,效果不明显。来本院经过心理测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31分),诊断为抑郁症,查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C2-3,胸椎T6、7、9棘突偏歪,椎旁可触及痛点。对双侧颈肩部行松肌理筋法,后对痛点施定点掌根旋压法,以痛点消失为度,术后患者顿觉双眼视物清晰,呼吸顺畅,心情略为好转。1次/d,连续治疗25 d,失眠、情绪抑郁症状基本消失,嘱患者避免情绪波动,配合体育锻炼,随访la,除有1次失眠小波动外,精神状态一直较好。颈椎C1-4与睡眠关系较为密切,胸椎T6-9多与情志疾病相关,抑郁症的患者在这些椎体旁多能触及阳性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