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2|回复: 1

浅谈董氏奇穴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83

主题

88

回帖

47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5
发表于 2016-4-9 17: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景昌奇穴针方赋
侧三侧下三,取穴并肾关。留针三刻钟,头痛应会痊。
五岭若点刺,即可立时缓。耳痛偏头痛,四花外三重。
点刺出积血,豁然病无踪。前头火菊用,顷刻见轻松。
头晕血压高,五岭血针通。尔后针火硬,竖子去匆匆。
灵骨偷针眼,交刺效如仙。双目瞑瞑闭,肾关火菊牵。
视物若模糊,明黄舞翩翩。眉棱骨处痛,火菊指下捻。
夜盲医夜盲,其效不堪言。见风如流泪,木穴见中天。
鼻部各处症,驷马皆流连。若医酒糟鼻,正本血出痊。
外踝四周血,堪疗中耳炎。耳鸣泻驷马,尔后补肾关。
梅核劳宫后,咽痛血耳先。鱼骨倘刺喉,足下千金添。
颈疬从何治,三重并六完。亦可三重血,承扶与秩边。
项痛与项强,正筋正宗兼。痄腮耳背血,落枕重子前。
再针承浆穴,金针名下传。手指有麻木,复溜与肾关。
若然食指痛,四花中穴添。或取五虎一,亦见医名玄。
侧三侧下三,医者疗手酸,并治腕关节,疼痛复无言。
            症见中指(趾)麻,通山与通关。
手指关节痛,五虎一堪选。特效诚如是,兼疗腱鞘炎。
手臂不得举,对侧针肾关。同侧四花中,疾恙去豁然。
手痛难握物,列缺功效罕。亦可重子穴,倒马针重仙。
曾言左臂痛,特效在膝眼。肘部关节痛,灵骨必有验。
或取四花中,济世将壶悬。曾闻手抽筋,对侧针火山。
两手见拘挛,泻曲针肾关。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兼。
若是大腿痛,金林血针连。脚部常抽筋,正筋指下看。
足跟疼痛症,且将委中拦。亦疗难行处,患者言腿酸。
复治踝扭伤,功效不等闲。腿软兼心跳,肩中与通天。
脚麻外驷马,对侧肩中添。膝盖疼痛久,三金结善缘。
或可针肩中,拂云见欢颜。脚痛不履地,对侧九里玄。
大腿风湿痛,同在一针间。脚痛背心血,双凤尤关连。
小腿胀痛酸,次白抱针眠。精枝如放血,何惧疾恙顽。
背面倘出血,笑指两腿酸。脚掌脚背痛,五虎四与三。
或是单背痛,重子与重仙。常遇双背痛,正士搏球先。
背连下腿痛,马快水应验。脊椎有疼痛,委中成方圆。
问症心绞痛,火包黑血灵。心跳如过速,心门为俊英。
肝炎针肝门,明黄症应停。尤言添肠门,其效医者惊。
胆石疼痛症,木枝堪安宁。四花中外血,肺部胀闷轻。
肺部有结核,四花外与中。尔后针驷马,青囊成遵经。
咳嗽与气喘,水金水通名。胃痛花外中,通关通山清。
呕吐总枢穴,脾大针三重。三通肾胃背,肾炎情独衷。
兼疗水湿盛,堪笑周身肿。膀胱肾结石,马快水中松。
通天一针效,证候名水肿。肠炎门金穴,盲肠四花功。
内踝三阴交,肠疝去无踪。大小中外浮,五间亦奇功。
尿急频频袭,海豹木妇松。或是取肾关,乃叹指下宏。
隐恙生殖器,下三黄为通。妇科与还巢,堪笑子宫痛。
兼开输卵管,祛瘤在子宫。何惧赤白带,持针治阴肿。
久年不见孕,金针二穴耸。细细查经痛,特效门金中。
半身有不遂,灵骨大白用。或针九里穴,倒马妙无穷。
昏迷不得语,二会灵骨雄。舌强不能语,商丘正会通。
四肢见颤抖,肾关复溜从。取穴兼明黄,何曾见平庸。
对侧重子仙,中风手挛泷。血压高昂时,何不点委中。
下三黄通天,四肢何浮肿。黄疸上三黄,医症若雕虫。
风疹耳背血,驷马九里功。失眠下三黄,镇静二穴封。
高热针大白,五岭亦可充。酒醉耳环血,正本莫飞彤。
癫痫金吉陵,疗症自匆容。鼻塞侧三里,一针气息通。
上下静脉血,静脉瘤开壅。血管有硬化,委中血自涌。
四花中与外,亦可称上工。激增白血球,三黄业绩丰。
睡中听咬牙,四花下针洪。精神疲倦久,鼻翼指下逢。
皮肤诸多症,驷马一针同。

论“董氏奇穴”的特点和理论基础
        董氏奇穴及针刺方法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该奇穴的分布及应用,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方法,又有所创新而独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众多针灸新法中的一个新的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前途。现对其分布特点、针刺法及其理论基础作一简介。
1 董氏奇穴穴位分布特点
  董氏奇穴共有740个穴位,临床常用者约200余穴,这些穴位广泛分布于人体头面、耳、手、臂、腿、足等部位,大体可分为12组:即手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前臂部称“三三部位”,后臂部称“四四部位”,足底部称“五五部位”,足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另有“后背部位”及“前胸部位”,共12个部位。(见199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杨维杰著《董氏奇穴针灸学》)。其分布特点如下。
1.1 骨缘分布
  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故进针时均紧贴骨缘。如“一一部位”及“二二部位”的穴位均贴骨,或进针抵骨。“三三部位”的心门穴、肝门穴、肠门穴,“五五部位”的海豹穴、木妇穴,“六六部位”的火主穴、门金穴,“七七部位”的四花上穴、足三重穴等,均贴骨缘。灵骨穴也是紧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等等。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故其治疗效应显著。
1.2 穴位组合
  董氏奇穴组合穴位较多,即多个穴位为一组,多穴一名,针刺效应相同。如腑巢穴即包括23穴;后背的五岭穴包括大椎骨下连续10节10个穴位、旁开3寸连续8个穴位、再旁开3寸连续7个穴位,总共44个穴位;“七七部位”的下三皇穴包括天皇、地皇和人皇;“八八部位”的上三黄穴包括其黄、明黄和天黄等穴;其他如足三重穴、指三重穴、指肾穴、五虎穴、外三关、四马穴等,均为组合穴位。董氏奇穴的穴位组合特点与其刺法之“倒马针法”常两针、三针并刺有关。
1.3 背部七线
  董氏奇穴有相当数量的穴位集中在背部,且位于7条垂直的直线上。这7条直线是:中线与督脉重叠,左右各旁开1.5寸、3寸、6寸各有一条线。中线上有21穴;1.5寸线上有9穴,左右共18穴;3寸线上有15穴,左右共30穴;6寸线上有7穴,左右共14穴。此7条线上总共有83穴。
1.4 与正经穴位同穴异名
  董氏奇穴有不少穴位与正经是重叠或极为接近的,可以认为属于同穴异名现象。如背部穴位与督脉穴位和膀胱经穴位;“六六部位”的水曲穴即地五会,水相穴即太溪;“四四部位”的人宗穴即手五里等。
  此外,也有部分穴位邻近正经穴位,如门金穴即陷谷穴后五分紧贴两趾骨间,火主穴即太冲穴向后五分,灵骨穴即合谷穴后1寸,紧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等。需要说明的是,董氏奇穴与正经穴位重叠的某些穴位,其功效主治却与一般著作中所论正经穴位不尽相同。
2 董氏奇穴刺法特点
2.1 刺法简便
  董氏奇穴针刺方法简便易行,较多地采用“正刺”、“斜刺”、“皮下刺”等刺法。“正刺”为垂直进针,进针后深刺之,或浅刺之。“斜刺”为针体与皮肤表面呈60°或45°的角度进针。“皮下刺”即沿皮进针。上述刺法于进针后要留针,亦可不留针,留针时间一般为30~45 min。董氏奇穴不甚强调补泻刺法。同一穴位,如果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和不同的进针深度,其治疗的病证也不同。如同一“肾关穴”(阴陵泉下1.5寸),正刺可补脾,而如果向后方向刺入,则可补肾。
2.2 动气针法
  这是董氏奇穴的特殊针法,于进针得气后,在捻针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处,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决定出针和留针。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较好,则出针;如果病程较长,则宜留针,并可于留针期间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继续不停地活动患处。如果病在胸腹部,或在脏腑,或属于气郁病变,或属于神志病变,则可配合使用按摩,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之,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所谓动气针法,即动而得气之义。
2.3 倒马针法
  倒马针法也是董氏奇穴的特殊针法,其针刺方法为:于一个部位同时取一组穴位刺之,一般情况下同时取2~3穴,如此刺之可加强疗效。在正经穴位的针刺中亦可仿用此倒马针法,如同时刺内关与间使。
2.4 刺络法
  董氏奇穴善于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多年大病、久病难治之病,往往通过刺络放血,豁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于刺络放血之后立即止痛。在董氏奇穴临床应用上,全身上下,无处不可放血,董氏奇穴刺络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远离患处放血,效果甚好,此与常见的阿是穴刺络放血方法相比,则是更进了一步。
2.5 刺病象法
  所谓“病象”,即身体内部病变在体表的异常形态或颜色反应,如瘀斑、斑块样色素沉着等。刺病象法即于体表异常颜色、异常感觉或异常形态处进针。刺络法有时也于病象外下针。
3 董氏奇穴的理论基础
3.1 奇正相通
  董氏称其奇穴为“正经奇穴”,其原著亦称《董氏正经奇穴学》。其用意即蕴含虽为奇穴,实与正经相通之义。以董氏奇穴最常用穴“灵骨穴”与“大白穴”而言,灵骨穴在合谷后1寸,大白穴与三间相符。其功效则在传统功效基础上又有发挥。又如“木斗穴”与“木留穴”治肝脾肿大,其穴位在足背三四趾间,表面上与十四经之穴位无关,事实上足阳明胃经有一分支从膝下三寸处分出,向下进入足中趾外侧趾缝,正与木斗穴与木留穴所在之处相吻合。其它董氏奇穴很多亦均有与上述例子相类似之规律,因而称“奇正相通”,故其疗效机理与十四经穴亦相通。
3.2 骨膜刺激
  如上所述,董氏奇穴的穴位多沿骨缘分布,进针时亦紧贴骨缘,并且达到骨膜。骨膜神经末梢分布较为丰富,刺之可以得到较强的针感,由此引起显著的神经反射及相应的机体反应,因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83

主题

88

回帖

47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5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17: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3.3 同气相求

  董氏奇穴有以骨治骨、以肉治肉、以筋治筋、以脉治脉的方法。如“肩中穴”位于臂上肌肉最丰隆处,故刺之可治小儿麻痹症之肌肉萎缩;“正筋穴”和“正宗穴”位于脚后跟之大筋上,故治疗颈项筋痛,项背强急。列缺透太渊治疗血管性头痛可以识为以脉治脉,因为太渊是脉之大会。

3.4 活血化瘀

  董氏奇穴中很多穴位均可采用刺络放血。此与“宛陈则除之”的活血化瘀疗法一致,有其突出的效应

3.5 穴位合乎全息律

  全息律理论,目前尚未被完全证实,但全息律的出现则深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董氏奇穴的穴位分布与全息亦有极其相似之处。举“水金穴”与“水通穴”来说,此两穴在所在及所刺之处。正当全息倒象之气管及肺所在之外,其全息顺象则为下焦肾脏所在。故本穴补气益肾作用极强,治疗咳嗽、气喘等皆有特效。

3.6 脏腑别通

  董氏奇穴由于有“奇正相通”之特色,故一般临床治疗组穴机理,如表里经取穴,董氏奇穴针刺疗法均常应用。其特殊之处在于穴位所在及其所主治病证之间,蕴含有脏腑别通之机理。

  “脏腑别通”之理论源于明代李梃之《医学入门 . 脏腑相通篇》:“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脏腑别通之机理为传统十四经未曾或极少运用者,例如董氏奇穴之“中白穴”位于三焦经上(奇正相通),但透过“肾与三焦相通”之机理联系,用治肾虚腰痛效果显著。由此可见,董氏奇穴针刺取效之机理,乃与脏腑别通密切相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00:42 , Processed in 0.21959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