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0|回复: 1

腹针疗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6-4-21 16: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6-4-21 16:58 编辑

       患者来自医院针灸科及内分泌科门诊,年龄36-62岁,平均( 47士8)岁;病程12 -96个月,平均(48. 0士34. 3)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凡具有糖尿病症状(有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质量下降),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7. 0 mmol/L (126 mg/dL);②随机血糖≥11. 1 mmol/L ( 200mg/dL ) ;③糖耐量试验(OGTT) 2小时血糖≥11. 1 mmol/L(200 mg/dL)。肥胖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于2002年提出的中国人肥胖的诊断标准,超重:24. 0kg/m2≤体质量指数(BMI)≤27.9 kg/mz,肥胖:BMI≥28. 0kg/mz。同时符合肥胖(或超重)和2型糖尿病的诊断,可诊断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最新“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凡具有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多而甜等症状者即可诊断为“消渴病”。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35-75岁,同意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肝肾等并发症;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针灸禁忌证者;己使用胰岛素者。
       治疗方法: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和有规律的运动。
       腹针治疗   在不改变患者入组前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腹针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天枢、大横、气穴、上风湿点、太乙、水道,取穴皆为双侧。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依照薄氏腹针取穴定位标准,用直尺在腹部量出所需穴位位置。测量之后,用75%乙醇常规皮肤消毒后,用0. 18 mm X 40mm一次性针灸针按针灸选穴顺序进针,进针时要避开毛孔、血管,进针后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留针并使用TDP红光灯照射腹部30 min,起针时按进针顺序起针,用干棉球按压穴位以防出血。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 mg/d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 3 mmol/L (150 mg/d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经治疗,30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己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第三大慢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到2008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病人总数己达9240万,糖尿病患病率为9. 7%,我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2型糖尿病(T2 DM)患者约占90. 0%以上,而T2 DM中又以肥胖者居多。

       肥胖型2型糖尿病(T2 DM)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其发病多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厚味、好逸少动、情志不遂有关,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素体脾虚或长期饮食失节,影响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日久则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膏脂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堆积于皮下、腹部,而形成肥胖;中焦失运,则痰湿、湿浊自生,久则化热,痰、湿、热互结,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淤血形成,诸多病理因素互结而使病症日益复杂,变证百出。脾虚日久,进而可影响其他脏器,使肝、肾、肺等功能受损,或痰湿热疲互结,由实致虚,导致气虚、阴虚、阳虚等证。其中,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失于运化。
       薄氏腹针是薄智云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明的一种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其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基本理论,通过针刺腹部浅、中、深不同层次,将脏腑经络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经络系统自我调控的潜能,使机体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在薄氏腹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中,使用引气归元、腹四关、天枢、大横、气穴、上风湿点、太乙、水道为处方。方中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组成,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为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具有和胃健脾、消食化滞、利湿化痰、调理中焦的作用,下脘以治疗脾胃病证为主,有疏导水湿之功效,中脘、下脘同用,具有健脾胃、理中焦、调升降、利痰湿的作用;气海为育之原穴、气之海,具有升阳补气之功,关元为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益精、扶正固本、通调冲任之效,气海、关元同用,有培肾固本、补益阳气的作用。四穴可脾肾同调,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四穴通过中脘、下脘运脾胃、理中焦、调升降之功,使脾胃功能健旺,脂膏得以正常运化,脂浊痰湿可及时排出。气海、关元补益阳气的作用,通过阳气的蒸化使体内脂膏转化为可供功能活动的物质而被消耗,并使过多的脂膏不断得到排泄。腹四关由滑肉门、外陵左右共4个穴位组成,该穴组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的效果,使气血上输下达至肢体末端,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与引气归元合用有通腑之功。天枢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之效。太乙、水道与以上几穴同属足阳明胃经,诸穴合用可起到调理脾胃、升清降浊、除湿化痰、减肥降脂、通络祛瘀的作用。大横属于足太阴脾经,为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具有调整脾脏功能、健脾祛湿的作用。气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关元旁开0.5寸,腹针中气穴有温补肾气、滋补肾阴之功,可辅助关元增强补肾之功。上风湿点属经外奇穴,腹针特定穴,为滑肉门上方0.5寸旁开0.5寸,具有祛湿清热的作用。同时,在腹针八廓系统里,中脘、下脘为火、为离,主心与小肠;左上风湿点为地、为坤,主脾胃;左大横为泽、为兑,主下焦;关元为水、为坎,主肾与膀胱;右大横为雷、为震,主肝胆;右侧上风湿点为风、为翼,主肝与中焦。
   诸穴通过对各自所属不同脏腑的调整作用,相互配合,共奏调理五脏六腑之功,使体内精微物质生成、运输、排泄归于正常、平衡,从而治疗消渴病。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6: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型T2 DM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糖控制情况不佳、胰岛素抵抗、脂代谢障碍的情况。薄氏腹针对肥胖型T2 DM患者的糖、脂代谢均具有良性调整作用,明显降低血糖及胰岛素,改善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血脂;并能使患者腰围变小,降低体重及BMI,起到减少肥胖程度的作用;同时对患者的血压亦有治疗作用;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对肥胖型T2 DM具有全方位、多靶点的治疗作用。与口服降糖药相比,腹针在降低SBP 、WC、FPG、 OGTT2h胰岛素、H OMA-IR 、TCTG、LDL-C方而具有明显优势。腹针治疗肥胖型T2 DM效果显著,无痛、安全,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5-18 23:21 , Processed in 0.31411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